CNML格式】 【 】 【打 印】 
中美競爭格局 東南亞向中國靠近一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3 08:49:02  


10月9日,第16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開幕前,李克強與文萊蘇丹哈桑納爾、泰國總理英拉出席“紀念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系10周年”切蛋糕儀式。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韓國《中央日報》10月21日載文《中美競爭格局下,東南亞向中國靠近一步》,摘要如下:

  在東南亞國家眼中,美國與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美國是基於地緣政治的影響力,中國是基於地理位置的影響力。顧名思義,美國可以根據自身戰略需要隨時選擇前往或離開東南亞,而中國則是本土勢力,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與其長期共存。

  2013年,中美領導層和外交層迎來全面換屆。值得關注的是,換屆給中美關係帶來變化,尤其兩國以往在東南亞形成的競爭對立格局逐漸顯現出改變跡象。具體而言,美國的戰略向“和善的忽略”轉變,中國則變得更“柔和”。

  先來看美國。在2010年東盟地區論壇上,前任國務卿希拉里與中國針鋒相對,並糾集越南、菲律賓等國聯合攻擊中國。而且,希拉里就任國務卿1個月便訪問印尼,在任期間平均每年訪問東南亞國家3-5次,灌輸“中國威脅論”,凸顯美國存在的價值。與希拉里相反,現任國務卿克里就任後第一次訪問東南亞是今年7月赴文萊參加東盟地區論壇,這與他之前已訪問中東4-5次形成鮮明對比。克里文萊之行給人留下的印象是,美國對東南亞關注度不高。

  再來看中國。一直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相處的主要模式多以經濟以及地區內多邊合作為主,而且在經濟領域取得不錯的共贏成果,東南亞一度流行“中國機會論”。不過,近年來一些國家指責中國的強勢外交,抱怨情緒直接蔓延到2012年7月的東盟外長會議,會上甚至形成親華與反華兩派。以此為契機,中國的東南亞政策開始出現變化:新任外交部長王毅就任後,在5個月內3次訪問東南亞;已舉行兩屆中國-東盟外長會議;邀請越南國家主席訪華…… 

  東南亞是連接東北亞與西亞、太平洋與印度洋、印度與中國的地區要塞,因此很容易成為中美“競爭與對立”的博弈“戰場”。但自去年11月東亞領導人峰會起,這種格局開始鬆動。奧巴馬雖仍強調“重視亞洲”,但在爭議最大的領土問題上只是要求有關方冷靜,令“不惜一戰”的菲律賓、日本等國十分失望。今年6月,中美元首還在美國加州就“新型大國關係”達成共識。而東南亞國家深知與美國進行“安保合作”的局限性,遂一直沒有削弱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中美角色的變化意味著很多。最重要的是,以往兩大國的“政治博弈”格局有望向多國間的“經濟博弈”格局轉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