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3402部隊政治處下士唐天祥在報紙上刊文:“為戴船形帽我在部隊受過幾次處分,為戴船形帽也引起母親的生氣,說我不像個樣子,為此我也很難過,我應征入伍服兵役,卻沒想到為船形帽出亂子”。
下士任蘭品的署名文章《第一次戴船形帽的遭遇》,則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反映了地方群眾對解放軍戰士戴船形帽的不理解。
圍繞我軍士兵戴不戴船形帽引發如此大的爭論,讓領導機關和設計部門始料不及。但到底要不要改革船形帽,一時又拿不定主意。畢竟船形帽是在中央軍委軍服改革領導小組的具體領導下,經過多次研究、設計、修改後審定的,由1955年國務院第18次會議批准通過的制式軍帽。
毛澤東主席曾多次審查過服裝樣品。據《軍服史話》一書披露:1955年8月5日下午,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來到中南海勤政殿再次審查軍銜服裝樣品。毛主席饒有興趣地邊看邊聽取工作人員的介紹。當走到陸軍戰士模特跟前時,毛主席手指船形帽向賀龍問道:“你們說船形帽好嗎?”賀龍答:“世界多數國家軍隊的戰士都戴船形帽,它的好處是觀測目標時不影響視線,戴鋼盔時可以當內襯。”毛主席說:“你們都說好,那就戴船形帽吧。”
24日,軍服改革領導小組給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呈送《總參謀部、總後勤部關於軍服制式的報告》,在服裝方面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其中有一條為“軍士、兵的船形帽,須要很好的解釋教育,否則不習慣”。周副主席認真閱讀了報告,並在該條後批注“應加解釋”4個字。由此看來,當初在55式軍服樣式確定前,有關部門就已經考慮到士兵戴船形帽有可能不習慣,只是沒有想到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其實,船形帽並非美軍和國民黨軍的專利,長期以來都是世界上很多國家軍隊的標準軍帽。蘇聯紅軍從1935年起就把船形帽正式列裝,南斯拉夫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也戴船形帽。為做好船形帽的宣傳解釋工作,解放軍報曾在1956年全軍部隊基本換著55式軍服後,專門刊發《新制式服裝的優點》一文,說明船形帽有四大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