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社高層與屏東觀光協會一行合影(中評社圖片) |
記者:您出生於屏東,在屏東生活、從政了那麼多年,您能談一談您屏東的感情嗎?
曹啟鴻:我除了在外面讀書以外,其他時間都在屏東。我對山川、河流、海洋有研究,所以我很瞭解屏東的每一寸土地。一瞭解就會陷在這個地方。有朋友說我“目光狹隘”,這位朋友曾經跑遍全世界,在全世界都有產業,總是用全球化的觀點“數落”我。他年紀和我一樣大,最後和我聊天,我就問他,你一生打拼不就是追求幸福嗎?後來還是回到這裡,和老朋友說話。他不是屏東人,最終還是選擇了在屏東落腳。遊客長期住在這裡,賓至如歸。如果他們帶著孩子來,可能一二十年後,第二代還會帶過來,我們要和他們的第二代也交下朋友。所以不能用數量來計算遊客,我們要抱著“我們準備好能接待多少遊客”的心態。
記者:您很早就創建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開始了環境保護和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這個理念主要是體現在90年代中後期的水資源保護運動上。那請問社長您擔任社長職務以後,是如何推動屏東的環境保護工作的?
曹啟鴻:這方面我一直不敢忘本。原有的初衷是這樣,所以我們一直在堅持做這樣的事情,也有一些進展,不會光說不練。
事實上,我們很多整體的環境,比如珊瑚保育、小琉球,還有一些漁民過度捕魚的問題,目前都已經解決了。我們一直一步一步、有秩序地在做,不會只求快就不顧民眾的感受。有人曾經問我們為什麼要做的這麼慢。原因很簡單,我們必須要同當地居民合作,做對他們有利的事。“對他們有利”是很有爭議,因為有時長期的利益是很難看出來的。這就需要我們耐心的等。現在這裡已經沒有爭議了,甚至還有業者要採用更嚴格的標準來做。我們也得到了大量的支持。
現在第二任還有一年多就結束了,目前沒有朋友罵,沒有人說我們跳票或者言而無信。我們並沒有採用強硬、集權式的方法,這也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核心,我們要容忍相左的意見表達。這其中要付出一些代價,這是民主過程中的必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