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佐洱:香港氣派一浪高過一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9 09:44:58  


2012年9月,陳佐洱的新作《我親歷的香港回歸談判》發布儀式在港舉行。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很多香港人對陳佐洱這個名字都不會感到陌生。他一九九四年從北京的港澳辦派來香港,出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負責香港政權交接事宜的談判。其後,他激烈批評港英政府的福利開支過高,如果一意孤行,勢必造成“車毀人亡”。此言一出,全城轟動,備受海內外輿論關注。

  在香港回歸十多年後,陳佐洱回顧往事,仍然感慨良多。他說:“一代人做一代人應該做的事,投入祖國懷抱的香港,以一浪高過一浪的氣派奔騰向前”,“‘一國兩制’事業必将不斷發展豐富”。

  大公網報道,一九九五年末的“車毀人亡論”讓陳佐洱開始為香港人所熟識,他當時的原話是:“照這個速度往前開,不用多少年,肯定會車毀人亡,而車上坐的正是六百多萬香港市民。”字裡行間,除了政治,也可以看出陳佐洱務實的人性理念。

  為特區政府保住救命錢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中英财政預算案編製專家小組第五次會議召開前夕,港英社會福利署署長冼德勤在一個公開場合發表演講,聲稱“香港社會福利在近五年以來,每年都在以百分之二十七的速度增長,我們還要用這個速度再增長五年,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陳佐洱認為,港英政府的這一說法犯了兩個錯誤:第一,英方的管治到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為止,可是這個社會福利計劃,是到2000年,它本無權為未來的特區做任何規劃,更沒在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裡面商量過;第二,當時香港GDP的增幅隻有百分之五,支撐百分之二十七的社會福利增長不僅現在難度大,而且随著基數不斷擴大,将來的難度肯定更大,特區政府成立後要“坐蠟”(陷入窘境),後果不堪設想。於是陳佐洱說出了轟動全城的“車毀人亡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