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近日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稱,目前社會對改革的期盼可以說是近年來最高的。過去十多年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依賴資源、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投入。如今,這些紅利逐漸消失殆盡,各種社會問題也凸顯出來。
“我國目前的背景是轉型與改革交織融合,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治理轉型都直接依賴於重大改革的突破。轉型倒逼改革,改革的時間和空間約束將全面增強。”遲福林稱,如果改革進行得比較成功,中國經濟將能繼續維持5~10年的中速增長。
記者梳理目前主流言論發現,在改革的具體領域上,目前呼聲較高的包括行政管理、金融體制、財稅體制、資源價格、土地制度、戶籍制度、收入分配等領域的改革。上海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智囊機構先後向中央建言獻策,希望本屆三中全會能出台一攬子全方位的改革方案。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文件稿提請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
全局性改革
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3日在武漢市主持召開的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被認為是本屆三中全會的定調。會上習近平提出“進一步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要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作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進一步增強社會發展活力”等六個重大問題,被稱為“習六點”。
前述智囊人士指出,目前市場熱議的議題偏重於經濟和市場改革,但無論是從十八大報告還是“習六點”來看,本屆三中全會都將更注重整體性、系統性、配套性的改革,而非單個領域的細節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