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交文件顯示日本已具備製造核武器能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1 09:33:41


日本核電站分佈圖(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1日電/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30日報道,日本當天解密的一份外交文件顯示,美國早在1977年就發現日本有能力在乏核燃料(也譯作“乏燃料”和“廢核燃料”)中提取武器級鈈,從而發展核武器,並將相關意見通知了日本當局。日本原子能界多年來一直堅稱,“反應堆級鈈無法用於製造核武器”。

  《環球時報》報道,日本NHK電視台10月30日稱,外務省30日公開的外交文件顯示,1966年11月,時任日本駐紐約總領事、後任外務省事務次官的東鄉文彥,與美國國防部當時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部長斯戴曼在華盛頓舉行了非正式會談。在會談中,斯戴曼就日本是否需要擁有核武器的問題表示:“日本可以擁有核打擊能力,但是日本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與美蘇等國抗衡,很明顯,從經濟上說不划算。”斯戴曼接著說:“從安全防衛來說,日本與其把大量資源投入核開發,還不如把資源用於對外援助更有效果。”他向東鄉文彥表明美國對日本持有核武器持否定態度。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在第二年(1967年)宣布了“非核三原則”。

  報道稱,日本時任駐美國大使東鄉文彥在1977年2月23日發給日本外務省的一份電報顯示,美國軍備控制和裁軍署某官員對日本駐奧地利大使館外交官員表示,“反應堆級鈈不適用於製造武器”的說法是錯誤的,相比高純度的武器級鈈,反應堆級鈈只是產生的爆炸力相對較低。該官員表示“不希望這則消息被公布”,並強調稱當時的日本完全有能力從乏燃料中提取鈈發展核武。

  報道稱,由於印度1974年進行了核試驗,美國總統卡特當時正在致力於加強核不擴散方面的政策。外交資料顯示,美國還曾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向韓國施壓,迫使後者放棄收購日本某核原料再處理設施。日本資源貧瘠,為此該國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推行核燃料循環利用的政策,從乏燃料中提取鈈。據稱,《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未明確禁止無核武國家使用可提取武器級鈈的核原料再處理技術。目前,日本的鈈儲量達44噸。

  美國對於日本的涉核項目向來持異議。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今年5月,日本不顧美國反對,籌備在該國青森縣六所村建設大型的核原料再處理設施,使得奧巴馬政府神經緊綳。該設施每年能生產9噸武器級鈈,足夠製造2000多顆核彈。美國方面擔心,日本此舉可能導致亞洲甚至中東地區再次掀起核技術甚至核武器競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