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監聽盟友 美國丟掉的不止是信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3 00:44:14


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六月首次訪問德國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記者 楊天編譯報道)據德國媒體引述美國情報消息來源說,早在2010年,美國國安局局長亞歷山大就曾向奧巴馬報告,美國國安局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手機通訊進行監聽。美國國安局發言人對有關報道予以否認,並據美國官員透露,奧巴馬此前對此並不知情。

  俄羅斯《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刊登德國聯邦經濟及科技部(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簡稱經濟部)前部長古滕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文章。古滕貝格在文中表示,美國對歐洲盟友的監聽行不僅會對雙方互信帶來了深深裂痕,也為雙方進一步的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關係談判蒙上不可磨滅的陰影,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文章編譯如下:

  德國總理默克爾偏愛用短信的方式同人交流,德國人常常開玩笑說默克爾的短訊傳輸沒有留下蹤跡,終結了傳統書寫記載歷史的方法。不過目前看來,至少美國間諜機構保留了這些幕後交流的完整記錄——德國內外都沒放過。

  遺憾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美國政府仍舊沒能明白此次事件對美國在歐洲的信用度損害有多大。問題並不在於國家之間互相監控,這種情況實屬正常。問題在於美國情報收集的程度和其對盟友的態度。

  在過去,大西洋兩端的交鋒通常都是諸如氣候變化、關塔那摩監獄和伊拉克戰爭之類的話題。這一系列交鋒也導致了雙方的互信開始崩塌。但這次美國情報機構前工作人員愛德華•斯諾登所解開的竊聽和其他機密,則指向更深層的問題:原本只是一場互信危機,現在則有可能惡化成大西洋兩岸難以彌合的裂痕。而此時美國和歐洲本應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在政治、經濟和安全上進行合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