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普京之路 政治穩定才能國家復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4 09:22:35


 
  做西式民主“小學生”付出沉重代價

  1985年至2008年的23年間,俄羅斯分別經歷了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和普京執政的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西方主流輿論和大多數政治學者至今仍堅持認定,戈爾巴喬夫的6年是歷史上最民主自由的,葉利欽的9年是與西方關係最為接近的,而普京執政的時期則背離了民主,與西方世界漸行漸遠。

  然而,俄羅斯民眾的看法卻截然相反。2005年的10月,俄羅斯一家名為“全俄民意調查中心”的社會輿論調查機構分別在46個州、邊疆區和共和國的153個居民點進行了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72%和80%的俄羅斯人認為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時期走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只有1%的人希望生活在葉利欽統治下的“自由民主時期”。該項調查結果表明,俄羅斯民眾對普京的支持率最高,為67%。普京在前兩個任期的8年中,政治支持率也一直保持在70%—80%的高位。今年10月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普京的支持率表現穩定,保持在62%的水平。

  上世紀末,西方戰略家在有意識地向蘇聯等其他國家輸出“軟弱的自由民主思潮”的同時,卻為自己保留了極端保守和富有進攻性的“保守主義”思想。而戈爾巴喬夫等人最終落入了西方的圈套,曾經夢想一步邁入西方式民主天堂的俄羅斯,在短暫的“自由民主之夢”後驀然驚醒。曾經長期作為西式民主“小學生”的俄羅斯,在付出了蘇共垮台與蘇聯解體等沉重“學費”之後,並沒有實現對大多數人的民主,結果卻是“財閥當政和寡頭式的自由”:個人專權、寡頭政治、犯罪猖獗、黑手黨為非作歹、腐敗貪污盛行。因此,普京當政後,俄羅斯當局痛定思痛、改弦易轍,力圖探求一條符合俄羅斯實際的“普京之路”。

  贏得政治較量是關鍵

  俄語中,“普京”這一姓氏,與“道路”一詞有著同樣的詞根。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決定探索一條屬於自己的“俄羅斯發展道路”。執政初期,普京在政治上整頓治理,經濟上強化國家掌控,逐漸穩定了社會秩序。依靠幾年間巨額的石油收入,俄羅斯終於在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混亂與失敗”的15年後恢復了元氣,站穩了腳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