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民黨重新在島內執政。然而,這並不代表大陸方面的對台“群眾路線”取得了成功,更大程度上是陳水扁家族及其執政團隊貪腐無度、民進黨被島內選民暫時唾棄的結果。證據之一便是,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島內民眾在國族認同與統獨取向上的選擇延續了之前李、扁當政20年來的發展趨勢,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支持兩岸統一者繼續減少,認同自己只是台灣人、抗拒兩岸統一者持續增多。這當然不符合大陸的期待。耐人尋味的是,自2008年以來,大陸官方確實較少強調“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和“做好台灣人民工作”這套論述了。
與此同時,兩岸的執政黨都更多地執行一種“精英路線”。兩岸五年多來簽訂的諸多經濟類協議,被島內在野勢力指責為圖利大企業和資本家,多數民眾也抱怨“無感”。國民黨的達官顯貴在大陸風光無限,與國民黨有關的企業財閥大蒙其利,看在島內一般民眾眼裡別有一番滋味。儘管近年來大陸方面也很重視兩岸民間交流,但受益面過小的詬病也如影隨形。
事實上,國民黨在兩岸政策方面既面臨“精英路線”的指責,也存在明顯的“尾巴主義”傾向。所謂“尾巴主義”,就是一味害怕民意,不敢有所作為,被民意牽著鼻子走,成為民意的“尾巴”。馬英九在2008年大選時曾聲稱若當選後將與大陸進行政治談判,但真正上台後面對民意反彈聲浪卻很快收回承諾。2012年大選中他再次提起兩岸政治議題,但這次面對民意反彈後退縮得更為迅速。國民黨的“尾巴主義”導致它在島內民眾的國族認同與意識形態塑造中消極保守,難堪大任。
相反,帶有明顯草根主義色彩的民進黨真正做到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儘管陳水扁家族的胡作非為嚴重傷害了民進黨的草根形象,但總體來看,民進黨確實比國民黨更善於因勢利導,更善於掌握民意,甚至更善於火上澆油般操縱民意。即使在最為困難的2008年大選中,民進黨仍在島內民意格局中保住四成多的基本盤,與它的上述特長不無關係。這也導致它在島內民眾國族認同與意識形態塑造中長期保持攻勢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