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母“遼寧艦”艦長張崢。(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解放軍報報道,今天,我們關注兩張面孔。一張鮮為人知——空軍航空兵某師參謀長賀同林,一個多月前,擔任遠程突擊作戰紅方指揮員的他,在預警機內指揮部隊千里奔襲藍方目標陣地。當外界驚呼預警機已成為中國軍隊名副其實的“空中指揮部”時,賀同林卻淡定地告訴記者,他已參與了數十次空中預警指揮;一張廣為人知——遼寧艦艦長張錚,兩個多月前,他隨我軍代表團訪問美國,一口流利的英語,再次讓世界領略了中國海軍新一代指揮員的風采。
兩張面孔,向世界傳達的是同一個信息:我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正在成批造就、集團生長。深度分析今年的一場場實兵演練,記者注意到,“指揮員和參謀的聯合作戰素養”是重點檢驗的內容之一。中軍帳內,各軍兵種參謀在一起聯合籌劃,一道道指令發往參演三軍部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的優異表現,成為三軍演兵場上的一大“看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對加強軍隊人才建設高度重視,要求全軍著眼加快推進部隊現代化建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培養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總參明確指示各軍事院校培養能指揮打仗、保障打仗的優秀人才。總政首次頒發《加強軍隊科技創新團隊人才建設若干規定》,重點扶持長期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的研究群體。
諸多細節昭示,打仗型人才正在成為全軍和武警部隊人才建設的參照系——
科技人才的強軍夢從訓練場起步。全軍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研修班首次深入部隊一線參觀見學,來自科研一線的專家在訓練場與濟南軍區某紅軍師官兵探討制約戰鬥力生成的一系列瓶頸難題。
院校與部隊聯教聯訓成為常態。“聯教—2013”“太行鐵騎—2013”“超越”“先行”“聯衛”……縱覽這些由院校與部隊聯合組織的實戰化演練,學員、教員的身影正越來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