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周邊防空形成完善監控:雷達綿密戰機待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6 14:14:53


中國轟炸機編隊罕見穿越日本島鏈。
 
  日韓台防空識別區不僅靠地面雷達站充當“耳目”,也需要預警機來“補盲”。日本4架E-767和13架E-2C預警機共同組成警戒航空隊,分別集結於濱鬆和三澤基地,隨時應對南北兩端的防空警戒需求。韓國空軍2011年獲得的“和平眼”預警機也具有類似功能,該機平時部署在慶尚南金海基地,遇“有事狀態”即可迅速支援不同戰略方向。台灣空軍則把僅有的6架E-2T/K預警機集中配屬在南端屏東基地,由第439聯隊第2預警機中隊統一節制。

  至於防空識別區內真的出現“情況”,日韓台空軍的戰鬥機出動模式基本一致。日本通常出動攜帶AIM-9L或AMM-3空空導彈的雙機編隊。航空自衛隊戰鬥機基地里都設有警戒室,警戒室位於主跑道頭尾兩端附近,警戒室旁邊的機庫內停放有油料、武器完備的戒備戰機。收到命令後,這些戰機隨時能迅速起飛執勤。就出動頻率而言,日本“最累”的攔截部隊當屬駐沖繩那霸的第204飛行隊,該部裝備的F-15J戰鬥機是與中國進出東海的機艦打交道最多的“熟人”。該飛行隊每天都在那霸基地內安排四架戰機值班,它們接到緊急起飛令後,五分鐘內就能升空。當F-15J與目標相向距離達2000英尺時,日本飛行員首先用目視觀察目標輪廓,確認其國籍,檢視目標是否裝備武器。若目標沒有敵對意圖,日機通常會採取伴隨飛行措施,並通過無線電喊話。期間,日機還要拍下目標照片。如果目標不肯離去,日本攔截機則通過國際通用頻道呼叫、雷達鎖定等強硬措施予以警告。

  對於“有事出動”,韓國空軍這些年出動量較大的主要是部署於慶尚北道大邱基地的第11聯隊和忠清北道清州、中原基地的第17、第19聯隊,它們配備有先進的F-15K、KF-16戰鬥機,每當遇到朝鮮軍機“南下”,俄羅斯轟炸機穿越隱歧、對馬海峽,它們就成為監視的“不二人選”。台灣空軍投入防空識別區戰備巡航的部隊中,駐防花蓮佳山基地的第401聯隊出動頻率偏高,因為該部裝備的F-16戰機是台軍現役三款主力機型中妥善率最高、戰鬥力最多元化的一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