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快評:對許信良的中國議會 不要立刻否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5 00:07:48


  中評社快評/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於1日在廈門大學召開。40餘位兩岸專家學者匯聚廈大,共同探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在研討會上,台灣新興民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表示,兩岸可以共同建立一個“中國議會”。 

  中評社報道,許信良表示,許多人擔心“一中框架”不夠穩固,那麼,咱們可以建立一個“建構式”的“一中框架”——具體的做法就是成立“中國議會”。他說,這樣“建構式”的“一中框架”不同於國民黨的“論述式”,是能夠現實解決問題的。

  許信良還表示,“中國議會”會兼顧兩岸政治、體制差異的現實,不會觸及兩岸現行的政治體制。而且,“中國議會”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議權,也不具強制性的拘束力。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還可以兼任“中國議會”的議長,這樣一樣,兩岸也就沒有代表和身份的問題了,大家都同屬“中國議會”。

  我們知道,許信良是一位長於思考,願意提出積極建議的政治人物,因為他看得很遠,很超前,所以得不到落後的民進黨黨內的認同與支持,所以非常孤獨。但是,時光推移十幾年之後,歷史又證明他的思考是價值的,有作用的,不過時機已經錯過。

  許信良提出的“中國議會”構想,有一定的思考空間,不要一下就否定掉,說不定其中包含一些規律性的有利因素,需要加以辨識和吸取。同時,借助創新思考來作實際思考,很有必要。

  不過,我們總是這樣覺得,兩岸關係最大的問題出在核心部分,即政治共識、政治理念、政治價值全部難於對接。所以,如果迴避核心利益問題,迂回曲折,在枝節上找竅門,一定達不到目標,有益的思考也很難落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