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粵閩參訪:博物館尋根 “我是客家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00:57:51


參訪團成員看著中國客家博物館內一個巨大的“𠊎”字,紛紛大聲念道,“𠊎是客家人!”(中評社 廖梓達攝)
  中評社梅州12月6日電(記者 廖梓達)“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看到中國客家博物館內播放的客家歌謠《月光光》,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下稱“抗日協”)粵閩參訪團成員不禁跟著唱了起來。

  以客家後裔為主的抗日協粵閩參訪團4日走進位於梅州的中國客家博物館,展開一段尋根溯源之旅。剛入館內,一個巨大的“𠊎”字引入眼簾,這個字正是客家話中的“我”,參訪團成員紛紛大聲念道,“𠊎是客家人!”

  除了童聲念誦的歌謠,中國客家博物館還可通過數字控制,選播梅縣、興寧、蕉嶺、平遠、河源、連平、龍川、揭西等不同口音演繹的客家山歌和童謠,參訪團成員聽到鄉音激動不已。一名參訪成員還在館內一本特製的數碼影冊族譜前駐足良久,手在上空做出翻書動作,“族譜”就會自動翻頁,展現客家族譜資訊和各姓世代史實。

  館內還通過許多生動逼真的模型及製作細膩的實物,配以燈光及聲像,展現客家生活時態、工具器具、風俗民情、建築設計及梅州地區的發展等,這些展品包括以五鳳樓為原型的圍龍屋模型及重數百斤的乾隆十九年廖氏祠堂梁架原件,也包括高達數米的客家花燈和按比例複製的客家私塾,除此之外,館內還有新人入洞房及客家婦女背著孩童勞作的場景,以及蓑衣、簸箕、水車、風車等農具原件等豐富展品。參訪成員一邊參觀,一邊稱好。

  台灣霧峰林家林幼春之曾孫林銘鐔對記者表示,通過此次參觀,他追尋到先輩遷徙的足跡,瞭解到客家沿襲的脈絡。通過詳實的圖文史料,他體會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理念,認識到教育在改變人生命運中的重要性,“真的要鼓勵後輩好好讀書。”霧峰林家250多年前從福建平和遷至台灣,一直堅持客家習俗,而後又在日據時期成為抗日大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