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國並非對中國大唱贊歌的唯一國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09:22:47


卡梅倫微博發自己與李克強出席簽字儀式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英國《衛報》12月3日社論《英國和中國:車輪反轉》,摘要如下:

  1876年中國首條鐵路由英國企業建成,但很快被斥之為外國“奇技淫巧”的中國朝廷官員下令拆除。1881年在英國工程師克勞德·威廉·金達的監造下,中國建成第二條鐵路。金達成為塑造中國大規模蒸汽機車鐵路系統的眾多英國人之一,這些鐵路不僅改變了中國經濟,還引領中國社會進入現代紀元。

  曾被清政府授予“紅頂子”官銜的金達無疑會驚詫於這個主意:中國工程師將很快前往英國,並幫助英國人修建一條鐵路。世事何其無常!英國幾乎已把昔日使之成為首個鐵路國家並大規模出口的技術領先喪失殆盡,中國人則正將其據為己有。

  中國的高鐵網在德日等企業幫助下建成,但其更新的機車和軌道出自本土設計,並準備將其銷往世界其他國家。當首相卡梅倫在北京宣布英國歡迎中國對我們的高鐵項目進行投資時,對這種苦澀對比作何感想,我們不得而知。

  鐵路的情況同樣適用於核科學,英國作為核領域先驅的記憶仍歷歷在目,但如今只能求助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幫我們修建新型核電站。

  不過,這種科技態勢的轉變或許被誇大了。不像1881年與2013年那樣黑白分明的對比,無論就科技還是工業而言,英國並非如此不濟,中國也並非如此先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