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公報:別妖魔化內地客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11:10:30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香港《大公報》發表題為“別妖魔化內地客人”的文章,作者:紀碩鳴(資深評論員)。文章如下:

  震驚全港的女嬰凱晴失蹤案宣告破案,石破天驚的是案情出現大逆轉,嫌兇竟然是女嬰母親,自導自演謊稱小孩被人拐帶走,事實是她自己將女嬰棄屍。令人不齒的還有,她虛構了途中遇上一對操帶鄉音廣東話的男女藉口問路。女事主在指路期間,視線離開女嬰之際,懷疑女嬰被問路男子抱走,女事主驚見女兒失蹤報警。在騙取警方信任後,當局隨即向社會發出一名有內地口音的中年女子追緝令。這一妖魔化內地客人的招數,轉移了警方的視線,更搞得香港人心惶惶,令人對內地旅客多了一份戒心和疑慮。

  正值香港和內地聯繫日益緊密,內地訪港旅客大幅增加,據香港特區入境處的統計數據,今年前10個月有4400多萬旅客訪港,比去年同期上升12%,其中3300多萬為內地旅客,升幅超過10%。旅客多了,自然會良莠不齊,負面的情況會出現,但總體上都守秩序懂規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案發後亦表示,他本人和警方都十分重視上月23日晚發生在九龍城的女嬰疑似被拐案件,警方的工作已經在口岸和案發地點全面鋪開。同時,他認為,香港治安總體良好,並沒有因內地“自由行”遊客而惡化。

  嫁禍內地客令人不齒

  不過,香港社會對內地客的偏見也是客觀存在的,“操著內地口音的女子盜走香港女嬰”被港媒大肆報道,媒體報道中基本持肯定態度,連“懷疑”兩個字都不會使用,更有輿論指責大陸人素質低下,借機將臟水潑向內地旅客。甚至連警方也被誤導,調查的方向偏向“操內地口音的中年女性”。當初有內地來的朋友都被輿論的大肆渲染而信以為真,為“內地人”如此惡劣所為感到羞愧。等香港失蹤女嬰真相大白,內地媒體也似乎松一口氣,用的標題是:無關內地人其母親將女嬰拋屍。

  “女嬰被拐”矛頭隨即指向內地人,社會輿論甚至寧願信其真。這位香港母親竟然“嫁禍”給內地人,謊稱內地口音的女子問路時拐走嬰兒呢?這大概和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繁榮後,香港不進則退有關。曾經受歧視的內地人站起來了,有小部分香港人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受挫,他們認為經濟富裕的內地,法治落後,道德冷感,並將一些壞習慣帶入香港。受連串“中港矛盾”問題影響,他們不斷地妖魔化內地客,甚至將有些負面的現象誇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