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華曉紅:ECFA效益因金融危機受到抑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0 00:06:27


 
  如習總書記所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華曉紅給出四點建議,ECFA進行時,我們更應合理應對。

  第一,加快ECFA單項協議商簽和實施,全面覆蓋兩岸經貿領域,擴大效益,提升預期。通過擴大雙向開放,擴大合作領域,台灣要消除歧視性待遇,大陸要擴大給予台灣的國民待遇。

  第二,貿易便利化是全球供應鏈整合的需求迫切。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為國際商會提供的分析報告和其他預測都指出,一份貿易便利化協議可以為全球經濟創造近1萬億美金的貿易收入。隨著兩岸經貿往來障礙的不斷減少,交易成本的下降,將極大提升兩岸經貿往來的意願和效益,提升國際競爭力。

  第三,深化產業鏈合作,調整和升級產業結構,優勢互補,合理布局產業,應對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產業轉移。金融危機後,主要經濟體都制定了振興實業戰略,這些產業主要集中在新興戰略性產業,預示著未來興新戰略型產業領域競爭大戰已經開始,兩岸應抓住機會,實現跨越式超越。

  第四,通過促進經濟一體化,擴大內部市場,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打通CEPA,ECFA。一體化協議的灌水作用是很有限的,重要的是通過內部市場的統一,達到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開發更多商機,提高區域競爭力。傳統的台商大陸投資存在對外依賴度高,當地參與不足。需要通過擴大內部市場,深化產業合作,鼓勵創新,與大陸共同構建供應鏈,共創品牌,通過對內部市場的掌控優勢,推動新興產業的規模化生產,搶占科技創新高峰,應對國際競爭。

  最後,華曉紅表示,ECFA是兩岸經貿合作的制度保障,但是ECFA效益的最大發揮,兩岸產業合作的深入發展,取決於兩岸的經濟互信,只有在互信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共同設計最好的互利共贏的合作方案。給予確實存在,但是機遇只有抓住才成為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