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醫患關係困局引發中國醫生群體集體焦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2 11:37:10


 
  北大社會學博士生導師夏學鑾認為,在市場經濟社會法則下,醫院也在市場化,中國的醫患關係已經從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異化為簡單的消費和買賣的關係。“因為看病難、看病貴,患者到醫院看病有很大負擔,自然也要求高品質的服務和消費”。

  現在社會對醫生的偏見讓大部分醫生內心受挫。受訪的一些醫生表示,醫院中雖有個別從病人身上牟利的醫生,但絕大多數醫生依然秉承著治病救人的理念,盡最大的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為解決醫生患者信任缺失的困局,目前中國山東、湖南、湖北等5個省121家醫院已經開始引入“第三方”管理醫患關係,即由醫生、患者以外的“第三方”見證醫生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並強制醫生與患者溝通。

  目前“第三方”已見證了10萬多病例的術前談話,其中的病例糾紛幾乎為零

  另一方面,浙江、上海一些醫院開始加強了醫護人員關於危機應對、自我保護方面的培訓和學習。上海中山醫院甚至邀請到世界跆拳道聯盟黑帶高手傳授防身絕招。

  此外,專家認為重建醫患關係還需加強公眾的衛生法制觀念。“醫學並非包治百病,而且個體差異較大。一些患者基本醫療常識缺失,也是導致醫患糾紛升高的重要原因。”一位醫生分析指出。

  學醫九年的劉淼面臨擇業,接連曝光的病患衝突讓他糾結:“自己學醫這麼多年是真的抱著救死扶傷志向。可現在社會上對醫生的偏見很重,大家都不信任醫生,讓我感到很心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