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日韓關係緊張的真正原因 美國並不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3 00:20:35


韓國首爾,示威者抗議日本聲稱“竹島(韓國稱獨島)”屬於日本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記者 陳承編譯報道)隨著中國的崛起,如何利用好日本和韓國這兩個美國在東亞地區的盟友來平衡中國在區域的影響力,成為美國最為重要的議題之一,然而,日韓關係的不斷緊張卻總是讓美國企圖聯合二者圍包中國的企圖“不攻自破”。

  11日,日本《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刊發韓國釜山國立大學(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政治與外交學系國際關係學副教授羅伯特•E•凱利(Robert E. Kelly)的評論文章,文章分析指出,美國沒有理解日韓關係緊張的真正原因,因而無法構建真正的美日韓三國同盟。文章分析了存在於日韓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指出韓國其實喜歡中國比日本要多。美國想要三方合作包圍中國的美夢恐怕要落空了。文章編譯如下: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Chuck Hagel)近日訪問日本,並且對美日同盟關係作出了肯定,這引起了韓國媒體對美國政策熱烈的、大範圍的討論。我在韓國教授了將近6年國際關係學,這是我所見過的最為深遠的討論。韓國人開始愈發意識到他們被卡在了中美兩國之間,日本正愈發公然地站在反對中國的一邊,美國“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的戰略也不是一個廣義上的美國作為一個“太平洋國家”來進行“文化再定位(cultural reorientation)”,而是一個直接的“不能被稱之為牽制(let's-not-call-it-containment)”的軍事外交手段,以此來阻礙中國主導亞洲格局。

  非韓國人——特別是美國人——往往認為韓國會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亞太地區其它的民主國家站在一道。但毫無疑問,美國關於亞洲的談話是由中國主導的。中國有13億人口。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崛起正在結束美國作為世界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的格局,這在國際關係學中被稱為“單極化(unipolarity)”,這讓美國人產生一種美國正在衰退的焦慮。更為糟糕的是,中國是一個威權主義大國,它常常被比喻成威廉明妮德國(Wilhelmine Germany),有一種廣泛的擔憂是中國正試圖鑄造一個類似“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的東西,從而把美國從太平洋地區推後到夏威夷。

  韓國人並不認可這種“中國威脅論”。更確切地說,根據最近峨山政策研究學會(The Asan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發布的民調報告顯示,韓國人對日本所持的敵意比對中國要多的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的支持率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三倍之多。韓國最大的報紙《朝鮮日報(Chosun Daily)》對安倍政府作出這樣的評價:“日本狂熱的右翼份子只對權力和短期的滿足感充滿渴望”。這些言語在日本也被大肆散播,並且引發了日本對韓國相似的惡劣態度。為了回應哈格爾訪日,朴槿惠飛往東南亞各國,展開了對抗日本的區域外交。

  美國對這一切的反應只是說“適而可止!”,而這看起來沒什麼用。在韓國生活和工作多年,我保證韓國人會對美國的聲音置之不理。日韓緊張的關係是“亞洲北約(Asian NATO)”的最大阻礙,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應該研究日韓緊張關係產生的原因,而不是給韓國人提建議——就像哈格爾那樣,“現在難道不是繼續前行的時候了嗎?”——因為我敢保證韓國人不會聽他的。原因如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