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媒:中國離“不以GDP論英雄”有多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3 09:53:39


2013年10月18日,江蘇連雲港港口碼頭集結大批國產客車等待裝船出口(新華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日本媒體稱,就地方政府官員的考核評價制度,中國提出重視當地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率的方針。過去以經濟規模和經濟增長率為主要考核指標,成為地方政府盲目搞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開發的原因之一。中國希望通過改進考評標準來擺脫過度依賴投資的經濟增長模式,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措施要顯示出成效需要一段時間。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12日報道,《人民日報》10日在頭版介紹了中國共產黨中央的方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不能以GDP論英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開始著手結構改革,顯示出正式調整地方官員考評標準的姿態。

  報道稱,相對於經濟規模,新標準更加重視經濟質量和經濟效率。為了貫徹結構改革、實現可持續發展,將“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層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職責要求,設置各有側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標”,綜合評價環境保護、節能、縮小過剩產能等方面的成績。

  報道指出,中共還明確提出地方政府的債務狀況將成為官員考評的重要指標。在中國,作為共產黨全國性人事布局的一環,地方政府黨政官員每隔幾年進行一次更換。為了在短暫任期內提高作為政績的經濟增長率,不少官員盲目實施房地產開發。這成為地方債務和“影子銀行”急劇膨脹的主要原因。

  報道稱,在中國國內,官員通過不必要的投資來提高經濟增長率,將債務的爛攤子留給繼任者的做法遭到了廣泛批評。將債務狀況作為官員的考評指標有助於實現財政運營的健全化。

  中國政府從12月10日開始召開決定2014年經濟政策運營方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否會從今年的7.5%下調至7%成為關注的焦點。為了向地方貫徹以習近平為首的領導層重視穩定增長和改革的姿態,中共首先通過改進官員考評制度來收緊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資。

  報道指出,該舉措的實效性被打上了問號。據中共黨內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官員選拔也主張按照“德、能、勤、績”4個階段進行綜合評價。但結果卻最重視一目了然的經濟增長率。

  報道稱,在中國,地方政府經常成為改革的抵抗勢力,地方政府的地區GDP合計值遠遠高於全國GDP的現象仍在持續。地方政府主導的開發投資也很容易滋生官員與企業相勾結的腐敗。改革開放後持續了30多年的“GDP至上主義”要實現轉變或許還要一定時間。

  (來源:參考消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