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少雯:鐵血男兒英勇和慈悲 追憶潘達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9 00:51:51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碑座上的自由女神像。(林少雯提供)
 
  革命黨人在廣東省議會恢復掌權後,再次議決修建黃花崗烈士陵園,並且任命潘達微為主事者。潘達微全心投入陵園修建工作,栽種了大量花木,建好了烈士墓、紀功坊、碑亭和雕塑。碑亭中刻有當時已查清的五十六位烈士的英名、籍貫。其餘十六位在1922年全部補齊。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建造黃花崗烈士紀念碑,刻記七十二烈士主要革命事跡。

  1929年8月27日,潘達微因病於香港逝世,享年49歲。

  孫科在弔唁的輓聯寫道︰

  碧血藏熱黃花吐芬,萬代千齡足悲壯;
  行身所安殺身無悔,高風亮節見生平。

  曾幫助潘達微安葬七十二烈士的江孔殷也在輓聯中寫著︰

  白挺動全城,君是黨人自有交情盡生死; 
  黃花成昨日,我非健者也曾無意造英雄。

  于右任先生亦寫道︰

  黃花崗下路,一步一沾巾,恭謁先賢壟,難為後死身。
  當年同作誓,今日羨成仁,采得雞冠子,殷勤寄故人。
  
  1951年8月20日,廣東省政府將潘達微的遺骸遷葬黃花崗,安葬在陵墓左手邊的樹林子裡。當人們來到黃花崗緬懷七十二烈士,仰望青山有幸埋忠骨之時,不要忘了多留一點時間,繞到潘達微這位鐵血男兒的墓前,為他的英勇和慈悲,致上最高敬意。

  作者介紹:

  林少雯,出生於台北,在花蓮長大,祖籍廣東省蕉嶺縣,是黃花崗烈士林修明的侄孫女。林對環境綠化和水土保持等議題持續關注,曾以散文、報道、兒童文學、廣播、電視及報章雜誌專欄等形式長期為文宣導,被台灣文壇譽為“綠化天使”或“環保天使”。現專事寫作,作品有散文、小說、報道文學、兒童文學、劇本等。曾在台灣先後獲得中山文藝獎、中央日報文學獎、中國文藝獎章、聯合報環保文學獎、台灣省文學獎、省新聞處短篇小說獎等,代表作品有《溫柔的對待》、《愛你的心情》、《親愛的小耳朵》、《心向太陽》、《氣功不神秘》、《現代異次元── 十則靈療的故事》、《現代異次元2── 與靈界擦撞》、《現代異次元3──如果萬般皆有因》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