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報:中國反家暴立法遠落後於周邊國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7 09:41:35


2012年5月7日,瀏陽市婦幼保健院的宣傳員(右一)在宣傳欄前為來賓介紹瀏陽市反家庭暴力情況(新華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新加坡媒體稱,在中國,父母採用體罰的手段來教育孩子,並非什麼稀奇的事。中國有句俗話——打是親,罵是愛。但社會工作者說,近年來出現的新變化是,連10歲的小孩都開始動手還擊,打自己的父母了。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12月14日報道,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的那立新介紹,今年發生的一起案例中,一名12歲的男孩,在因為逃課被母親批評之後,動手打了母親。那立新說:“他的父母以前曾經打過架,孩子是從他們那裡學會打人的。”

  報道指出,這只是中國每年報告的數萬起家暴事件中的一起。雖然在過去10年裡,中國民眾對家暴的認識有了極大的提高,但很多受害者仍未得到幫助和必要的保護。專家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法律不到位,此外,家庭暴力往往被視為家務事,也是原因之一。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婦聯繫統每年接到家暴投訴在5萬件左右,全國範圍內25%的婦女曾遭受過身體或語言上的家暴。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每年會接到約200起關於家暴的求助電話,其中九成以上是丈夫打妻子。公益人士說,雖然這些數字保持平穩,但立法和社會服務仍跟不上。

  正在撰寫一本關於中國婦女的著作的前記者洪理達在一篇文章中說:“在這方面,中國落後於其他存在嚴重家暴問題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和孟加拉國,這兩個國家都於2010年通過了反家暴法。”

  報道指出,儘管中國的《婚姻法》經過修改之後,把家庭暴力寫入其中,但缺少具體的執行條款。法律沒有規定可以頒布保護被害者的保護令。中國保護這類受害者的機構很少,很多受害婦女不會向這些機構求助。據媒體報道,複雜的申請程序,例如受害人必須先提供警察或醫療機構的證明等,也讓很多人無法向這些機構尋求幫助。

  報道稱,中國人不願插手別人的家務事,這讓家暴案件解決起來難上加難,因為這些案件往往被視為家庭糾紛。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的吳群芳說,在中國,人們看到一個男的在街上打一個女的,可能會去管一管,但如果這是一對夫妻,可能沒人會去管,因為他們覺得這是私事。

  報道指出,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婦女站出來揭發家暴。那立新說:“我們應該鼓勵這種進步。因為家暴不只是一個家庭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來源:參考消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