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韓媒:張成澤被鏟除 因為煤炭利益之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7 17:04:11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張成澤被肅清的背後,隱藏著一場朝鮮權力精英之間的“煤炭戰爭”。韓國中央日報報道,負責對朝情報的核心人士12月16日表示“在金正恩被推舉為接班人的2010年9月之後,煤炭出口路線成為了賺取最大外匯資金鏈的權力所在”,“國防委副委員長張成澤及其宗派勢力落馬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因為煤炭”。也就是說,雖然朝鮮對外宣稱張成澤被處以極刑的原因是二號人物張成澤的“逆謀罪”和反黨·宗派行為,但其背後也隱藏著圍繞煤炭對華出口權的權益之爭。 

  報道稱,如果仔細回顧本月8日召開的勞動黨政治局擴大會議,就能發現這一事實的一些端倪。官方媒體朝鮮中央通訊社第二天報道了張成澤被除名和開除黨籍的會議,並表示“賤價出售國家的‘珍貴資源’,這樣的賣國行為違背了領袖(金日成)和慈父將軍(金正日)發展主體鐵、主體肥料和主體維尼綸工業的遺訓”。但是,報道中並沒有明確提及阻礙“主體鐵”工業等的發展的“珍貴資源”是什麼。 

  但是這一疑問通過負責朝鮮經濟的副總理全承勛(音)之口得到了解答。他在11日的“勞動新聞”中執筆了主張肅清張成澤的文章,他說“張成澤一黨人等賤價出售了國家的珍貴資源煤炭,犯下了賣國罪行”。他表示“興南和南興的主體肥料生產工程只要能保障煤炭供給,就能取得巨大成果,為糧食增產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將責任推給了張成澤。他認為,朝鮮最大的肥料工廠——興南肥料聯合企業所(咸南咸興)與南興青年化學聯合企業所(平南安州)沒能正常啟動的原因在於煤炭不足。 

  在張成澤被執行死刑的12日召開的國家安全保衛部特別軍事審判中,煤炭問題也在經濟領域的腐敗·不正之風問題中被首要提及。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了判決文,並批判道“張成澤下令肆意侵吞煤炭等國家的珍貴地下資源,其心腹被倒賣者欺騙,造成了國家的大量負債”,並指出“今年5月聲稱要還債,以50年為期限將羅先經濟貿易區土地賣給了外國,甚至不惜犯下賣國罪行”。企業銀行研究所研究委員趙峰賢(音)表示“上月被公開槍決的張成澤的心腹——黨行政部第一副部長李龍和(音)和張秀吉(音)副部長所經營的公司主要負責向中國出口礦石和水產品”,“被中國詐騙分子騙取了貨款等,造成了大量損失,這被認為是問題所在”。張成澤想改善產業基礎設施而將羅津港4、5、6號碼頭交由中國負責並出售中國50年使用權也有可能被朝鮮認定為是“賣國行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