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安倍從首相變總司令 宣揚日中可能衝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0 10:49:44


 
  可能引發“突發事故”、“不測事態”是近來日本指責中國時常用的說法。19日,日本沖繩縣議會通過一份意見書,認為中國劃設涵蓋釣魚島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可能引發相關海域和空域的不測事態,極其危險。該意見書聲稱,釣魚島“是沖繩縣的行政區域”,“強行改變現狀的嘗試威脅到縣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不禁感到憤怒。”

  但嚷嚷著局勢危險的日本卻不斷往釣魚島附近增兵。據共同社、《朝日新聞》等媒體報道,日本海上保安廳長官佐藤雄二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很多巡視船都被派往釣魚島周邊警戒中國船只,已沒有多餘船只到東京參加檢閱式,因此今年取消全國巡邏船齊聚東京灣開展檢閱及綜合訓練等活動,明年也將繼續取消。

  在很多國家,政府首腦一般不衝在最前列,頻繁就某一問題發表意見,但日本是個例外。據共同社報道,安倍晉三18日在官邸與自民黨“領土相關特命委員會”主席額賀福志郎舉行會談,聲稱要在海外形成輿論氛圍,以謀求國際社會對日本立場的理解。而額賀在會談中向安倍提出建議,內容包括以首相官邸為司令塔傳播戰略信息等。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安倍正致力於從日本首相的角色轉換為總司令,打造一個更強大的國防建設。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建立一個美式的國安會,該委員會從下月開始集中處理國防和外交政策,並進行危機管理。委員會的50名成員有一半是自衛隊人士,這意味著首相和自衛隊之間將有密切互動。事實上,在上任僅一年時間裡,安倍與自衛隊的互動已超過他之前的所有首相。

  “上任一年專注於治理經濟的安倍終於露出民族主義的牙齒”,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8日如此評論安倍。在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中,日本的這種轉變是“咄咄逼人的中國”導致的。《紐約時報》稱,日本從戰後和平主義的立場邁出了一步,主要原因是在東海面臨中國的競爭。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稱,日本新安全戰略相當於宣告日本防禦姿態的強硬,時逢中國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日本這一舉動顯然是及時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