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英參觀美荷樓生活館。該樓前身爲徙置大廈,安置石硤尾大火災的災民。 |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聖誕將至,全港市民都懷著不同的佳節願望。
據大公網報道,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發表網誌,回顧公屋發展60年歷史,他指出處理房屋問題、收地和拆遷問題的艱難程度沒有變,他強調:“為大眾做事的人,要迎難而上;政府如果不做事,公屋供不應求,受損的隻是香港人。”梁振英又表明,隻要各界齊心協力,在香港就可以實現“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宏願。
梁振英先是提到60年前,即1953年在石硤尾木屋區的聖誕夜。他說,當晚一場無情大火令5萬多名災民無家可歸,災民呼天搶地,飢寒交迫,思之令人神傷。為了安置災民,當時政府在原址興建H型的徙置大廈,這便是石硤尾徙置區(今石硤尾?)。自此之後,政府開始興建公共房屋,當時的屋宇建設委員會亦在這背景下成立,該委員會即現時負責興建公共房屋的香港房屋委員會之前身。梁振英感嘆時光飛逝,香港公營房屋發展歷史已經60年,房委會也已經成立了40年。經過60年的努力,現時全港有超過200萬人居住在房委會興建的約73萬個公屋單位,另有約357,000個家庭合共超過111萬人,購入房委會的資助出售房屋。
60年前聖誕夜災民無家
“311萬人,即近香港一半人口,入住政府興建的房屋,這個成績是怎樣做到呢?”梁振英指出,是當時政府透過拆遷、安置,一步一腳印地把原本住在山邊寮屋、天台木屋等基層市民逐一搬遷至各個公共屋?,讓他們的居住環境得以大幅改善。“然而,原來住在寮屋及天台屋的居民對搬遷到當時偏遠的公屋,真的一點意見都沒有?”梁振英指出,年紀稍長的香港人一定聽過寮仔部,那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部門,專門負責寮屋拆遷,經常遇上居民的反抗。居民抗爭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拿刀要挾傷害自己、有拿火水桶威嚇工程人員、有拿石油氣罐意圖點火,甚至把污穢物對工程人員照頭淋的。除了寮屋拆遷,1995年金輪大廈天台屋拆遷,也遇上抗爭,居民和社工甚至堵塞花園道引緻半山大塞車。除了拆遷抗爭,公屋居民對政府推出富戶政策,也有很大反應,居民代表堵塞馬路,令當區的交通癱瘓。
房屋事素困難前人不怯
梁振英表示,過往60年,負責房屋事務的前輩,面對過各種各樣的抗爭,可以說從來沒有平靜過,也從來沒有容易過;但我們的前輩並沒有在困難前退縮,在羞辱前怯懦,在謾罵中猶疑;而是秉持信念,迎難而上地完成拆遷和重置,不斷覓地興建公營房屋。最終讓一眾住屋條件惡劣的居民,能夠“上樓”。“撫今追昔,處理房屋問題、收地和拆遷問題的艱難程度有沒有變?沒有。哪我們怕什麼?香港天不怕,地不怕,怕的是解決問題的決心變了,怕的是聲音多了,行動少了。”
問題盡快解決基層得益
梁振英強調,隻要大家齊心努力,咬緊牙根盡快解決問題,得益的是基層居民,受惠的是香港社會。“倘若當年香港人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畏首畏尾,今天會有一半香港人住在公營房屋嗎?石硤尾?的災民可能仍然在聖誕的寒風下瑟縮,有些居民仍然要住在沒有沖廁的舊樓。”回首60年往事,展望將來,還是那一句話:“為大眾做事的人,要迎難而上。”他強調,政府如果不做事,公屋供不應求,受損的隻是香港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梁振英說:“千多年前杜甫的宏願;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是可以在香港實現的。”梁振英最後祝全港市民聖誕快樂,“尤其祝願要在蝸居中渡過寒冬、亟盼上樓的市民,能盡快有一個舒適的安樂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