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東生案不是“打虎”的終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3 16:53:27


李東生(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美國《僑報》12月21日社論《李東生案不是“打虎”的終點》,摘要如下:

  12月20日,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宣布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消息驚動海內外。這不僅僅是因為李有一連串重要頭銜,如中央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副部長,還因為他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接受調查的級別最高官員,可以說,又有一只“大老虎”倒地。
 
  在2013年即將走完之際,中國又出現反腐驚雷,實在令人驚心動魄。人們在思考、在詢問,中共的反腐風暴打的下一只“老虎”是誰,下一步將走到哪裡? 
 
  習近平上任伊始,就誓言要“打老虎拍蒼蠅”,反腐風暴漸次形成。一年多來,回顧習李的反腐風暴,至少有兩大特點:一是高階化:不僅拍“蒼蠅”,還打“老虎”也一只接著一只。一百多天的時間裡,先後有兩名中委、兩名候補中委這樣的“老虎”被查處。以十八大中央候補委員、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開始,到中央委員、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和中央候補委員、中石油副總經理、大慶油田總經理王永春,再至今次身為中央委員的李東生。如果再把對薄熙來案的審理算在內,中共的反腐可謂“刑上大夫”,風暴橫掃高階官員。民間戲言,現在中國出現“官不聊生”的現象,這從一個角度反證了反腐的必要與成果。
 
  二是系統化:前一段時間,隨著劉志軍、張曙光案的曝光,人們發現“鐵道系”出現了系統性腐敗現象,隨著蔣潔敏、王永春案的出現,“石油系”的腐敗又成為關注對象。無他,這是因為中國腐敗形成了板塊化、系統化的特點。中國社科院曾發表一份報告,指中國的腐敗出現了群體化、高官化和巨額化等特點。貪腐已經不是“極少數腐敗分子”的個別現象,一些權力壟斷部門,腐敗分子上下勾結,形成一個個“窩案”。因此,反腐也就必須“一鍋端”,打老虎也必須“一窩打”。
 
  如今,李東生東窗事發。他身居政法系統的高位。政法系統的包括法院、檢察、公安、國安等要害部門,事關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屬於核心部門,一旦出現系統性腐敗,危害性自不待言,可以傾斜一個社會的公正,動搖一個政權的根基。當年,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等人的腐敗問題,牽涉到“遠華”大案,其影響面之廣、之深,為中共建政後僅見。如今中國的經濟政治情況與“遠華案”時已今非昔比。因此,李東生案勢必揭開政法系統的“蓋子”,將更多的驚人腐敗人與事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