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執意火上澆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7 10:02:15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當天,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代表中國政府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向日本外務省提出強烈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日本一些政客美化對外侵略和殖民歷史,恰恰是褻瀆了民主、自由與和平。

  自去年底釣魚島再起波瀾後,中日關係就一直處在高度緊張狀態。安倍此次參拜靖國神社,只不過是其上台後一系列右傾行為之一,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行為。儘管日本官房長官稱:“(安倍)是以私人立場進行了參拜。作為政府並未介入其中。”但此舉引發的反應,當然不可能像安倍自己所辯解的那樣:“絲毫沒有傷害中韓兩國人民感情的想法”。

  安倍所做所為明顯是執意在火上再澆把油,要的就是中日關係保持高度緊張不鬆懈,學習其“前輩”小泉純一郎那樣展現“硬漢”形象,吸引日本民眾注意和支持,達到修改和平憲法之目的,最終使日本擺脫二戰以後的“非正常國家”狀態,成為能夠擁有軍隊和交戰權的正常國家。

  安倍之所以能夠“強硬”,也與日本國內民意變化有關。過去十年來,就綜合國力而言,是中(國)升日(本)降,至2011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給了一向自我感覺優越的日本人以沉重的心理衝擊。日本國內右傾勢力呈現擴大之勢。

  筆者今年7月前往日本考察參議院選舉期間親身感受到了這一變化。在自民黨候選人拉票現場,站台上的安倍在演講中大打“悲情牌”,聲稱“日本領海被侵犯”,台下則是一片“捍衛”的回應,聲貝高得刺耳。

  果不其然,自民黨在7月參議院選舉中大獲全勝。獲得民意支持的“強硬”,當然會一直堅挺下去,安倍終於完成其第一次首相期間未能做的事情:參拜靖國神社。

  不只是中國,昨日韓國也表示了抗議與譴責。美國駐日本大使館(而非美國國務院)出面“表示失望”,還認為此舉將使日本與其鄰國的關係惡化。不用美國人提醒,“關係惡化”是一定的。但問題是,繼續惡化下去,對誰有好處?

  飽受兩次世界大戰之苦的歐洲,幡然醒悟,走上了告別戰爭、攜手共進的道路。歐盟成立20年來,如今歐洲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已然深度融合。反觀亞洲,二戰過去60多年,依然飽受二戰遺留問題困擾,領土爭端不斷,意識形態敵對,戰爭陰雲不散。

  在區域合作成為全球趨勢的今天,日方接二連三不負責任的舉動,令東亞區域合作長期處於停滯狀態。日本政治人物應刹住危險的右傾傾向,不再繼續刺激鄰國情緒。唯有多贏,方是東亞之幸。

  (來源:網易評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