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章念馳:新統一論述與和平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4 00:32:16


 
  從1949年到1955年,我們對台灣問題的基本思考就是“武力解放”四個字。隨著建設新中國使命的上升,“第三次國共合作”,實現“和平統一”的思維逐步代替了“武力解放”。由於我們有兩次“國共合作”經驗,所以“和平統一”並沒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論、制度和方法,它只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願望而已。

  八十年代初,在粉碎“四人幫”後,國家百廢待興,又恰逢港澳回歸在即,台灣問題也浮到了桌面,但此時中國首要任務是“實現四化”,保證“改革開放”有一個更好的外部環境;統一問題雖是二十世紀三大任務之一,但台灣政治生態從國民黨一黨專權,經歷“本土化與民主化”洗禮,已難以用“第三次國共合作”模式解決了,所以鄧小平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國策,即只要承認一個中國,承認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即可以“兩制並存”,“誰也不吃掉誰”,“維持現狀、一國兩制化”,以空間換取時間,為“改革開放”贏得更好的外部環境。這是一種謀略,也是一種權宜之計,說不出有一整套策略與理論,只是“摸著石頭過河”。

  在“摸著石頭過河”過程中,我們逐步建立起一套理論。

  首先,我們開始思考,統一問題與中國的現代化和民族復興問題,孰輕孰重,孰先孰後,孰大孰小,究竟是“把自己事情辦好”為大,還是台灣問題為大,在輕重先後問題上有了明智的選擇,不讓台灣問題成為我們的絆腳石,反而讓台灣問題成為我們民族復興的動力與正能量。正確處理了“和”與“戰”的關係,確保了三十五年“改革開放”主導地位不被衝擊,不讓台灣問題成為我們崛起的“攔路虎”,正確處理了台灣問題與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與崛起的關係,也構成統一問題應成為民族復興的一個組成部分的理論,既保障了統一的地位,更保障了中國現代化與民族復興的地位。

  其次,我們認識到“反獨”的重要性,在處理統一問題時,確立了“反獨促統”的先後秩序關係,要統一,必先“反獨”,尤其李登輝、陳水扁主政的二十年中,“反獨”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沒有“一個中國”前提,沒有任何讓步,沒有任何協商,沒有任何妥協。為此我們毅然制訂《反分裂國家法》,明確劃出不可逾越的紅線,對肆意製造分裂的“台獨分子”,我們不惜以“戰爭罪”作“戰犯”對待,同時我們嚴格約束自己,做到不到最後一分鐘決不輕言放棄和平,要盡最大努力來維護“和平統一”。所以“反獨促統”也成為了“新統一觀”的一個組成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