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論文集到文藝作品
“我穿此袍十多年,業精於勤苦當甜。你無點墨靠送錢,編制關係濫用權。貪污受賄骨頭賤,常說假話上下騙。道德敗壞天人怨,判刑坐牢退民田。”這首《良官罵貪官》出自中紀委前書記吳官正的《閑來筆潭》。該書責任編輯、人民出版社政治編輯一部主任張振明說,退休後,吳官正將“閑時走走、看看、想想、議議”的所得寫滿了40餘册筆記本,除了人生經歷、工作回憶和讀書感悟,還有原創的“小小說”,挑選後配上40餘幅自創的鉛筆插畫,生動有趣。
相較於過去常以“集體智慧結晶”面目出現的中共領導人文選,近年來前國家領導人出書的體裁逐漸走向多元,越來越生動有趣,越來越貼近讀者。這些圖書在某種意義上為中國的當代政治留下歷史注腳。
《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被認為是中國總理的第一本專題性回憶錄。他此後又推出了5本日記體著作,涉及核電、電力、人大、經濟和外交等領域,帶有明顯的“自我述職”色彩。
2003年春,李嵐清退休後,有人建議他出版文集,“當時,國務院辦公廳已將我的報告、文章、批件、會議記錄等整理成册,洋洋數百萬言……時過境遷,對時代背景不太清楚的同志未必能看得明白,再過若干年甚至可能變成‘古董’。”李嵐清否定了這一提議,改為訪談形式,出版了《李嵐清教育訪談錄》。
拋開政治題材、回歸專業背景和興趣愛好也是卸任領導人出書的一大趨勢。如江澤民出版了兩部學術著作《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全國政協前主席李瑞環出版了《學哲學用哲學》;李嵐清先後出版了《李嵐清音樂筆談——歐洲經典音樂部分》、《原來篆刻這麼有趣》、《李嵐清中國近現代音樂筆談》等,加上朱鎔基的“答記者問”“講話實錄”等,有助於去除神秘感和神聖感,讓公眾了解有血有肉、有人情味、有個性的領導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