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幕後:民進黨兩顆太陽相爭 蔡略勝一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00:30:49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對媒體揮手。(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台北1月10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道)民進黨9日舉辦中國事務委員會,前主席蔡英文在中委會角色十分突出,不只有修改憲政共識變成“台灣的內部共識”,名稱大逆轉也跟蔡英文有關。蔡英文展現對民進黨兩岸主導權的企圖心,跟她競逐黨主席與2016息息相關。

  令人關注的是,對中政策初稿本來明定兩岸交流應以“憲政共識”為基礎,但“憲法共識”在謝長廷堅持“憲法各表”,柯建銘也強烈反對“憲政共識”,氣氛僵持,在雙重夾殺下,“憲政共識”正式流產。此刻,蔡英文跳出來拿出已經準備好的折衷版本,改為“積極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做為台灣對話的基礎”並拍板定案。

  據了解,黨中央原本規畫這次中委會要總結民進黨對中政策報告,可以說是這次中委會的政治大戲,本來的位階屬於綱領性質,甚至是民進黨中國政策的指導原則,屬於戰略層次與政策方向,當然屬於對外層次。

  但是,名稱改為“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後,重要性像溜滑梯一樣下降,原本是對外政策頓時對內政策,關鍵字就在“總結報告”換成“檢討紀要”,“總結”與“檢討”是天地之別,總結是把過去的經驗總結起來、還要開創與前膽未來,這樣雄心壯志被“檢討”兩個字給大大破功。

  而且“紀要”是一個層次很低的文字用用語,毫無約束力可言,更有趣的是,這份檢討紀要還限定了時間,就是2014年。這說明了,這個紀要只是2014的紀錄,能不能適用於2015年或2016年還是未之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