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法治中國”進行時 值得期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10:48:50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法國《歐洲時報》1月10日載文《“法治中國”進行時》,摘要如下:

  大陸中央政法工作會議近日召開,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親自上陣,部署新的一年裡政法領域的施政方向與重點,將往年的“全國政法工作”升格為“中央政法工作”,且打破政法委書記在此類會議上唱主角的傳統,讓外界感受到中共高層愈加重視依法治國、加強政法工作的信號。

  一年前,習近平曾對當年的政法工作會議作批示,提出“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的概念。回望2013年,中國各種大案要案的審理歷歷在目,司法領域諸多新風令人耳目一新,政法工作出現了由“維穩思維”向“法治思維”轉變的良性趨勢。中國人對“法”的感受如此之深,“法”甚至被選為2013年年度漢字。

  法代表著秩序。缺少法律的剛性約束,壞人作惡,好人蒙冤,權力自肥,公共利益受損,糾紛不斷,社會失序。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遑論改革與發展大業;沒有一個利益調整的糾偏機制,遑論社會公平正義。不論是為經濟發展大局所計,還是從尊重每位公民的感受出發,“法治中國”的建設都不可怠慢。

  “法治中國”的承諾經受了一個個具體個案的檢驗,亦引申出諸多新的反思與叩問。公審薄熙來,刑上大夫,微博直播,審理與控辯過程高度透明化,成了中國法治文明進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多幕反轉劇”一般的李天一案,司法審判幾近被輿論挾裹,壓抑已久的民間“仇官仇富”心態借著此案宣洩,多少令普法人士感到後怕;不依不撓的上訪媽媽唐慧案,終把壞人繩之以法,並導致終結了備受詬病的勞教制度,卻也落下了利用弱勢身份綁架輿論與司法的爭議……

  賦予薄熙來們充分的辯護權,給李天一們忠於事實本身的刑責,還唐慧們遲到的公平正義,以法律為准繩,依法定罪,依法扶弱,這是“法治中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而法律與社會情緒的衝突與張力,司法審判與輿論審判之間的碰撞,則成為中國追求新的法治進步的課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