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安倍非洲行 為日本“入常”拉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09:27:47


  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科特迪瓦總統阿拉薩內-瓦塔拉11日與正在非洲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了首腦會談。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安倍晉三在聯合記者會上罕見地做出支持日本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發言說:“日本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貢獻。希望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安倍與莫桑比克總統格布扎舉行首腦會談後發表的共同聲明中也注明,兩國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密切合作。

  日本再度爭取“入常”

  新年伊始,安倍晉三為爭取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全面展開外交攻勢。安倍在科特迪瓦同“西非經濟共同體”中的11個國家領導人會晤,其目的也在於爭取非洲國家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安倍承諾向莫桑比克提供700億日元官方開發援助(ODA)等,對非洲各國提出了破格的經濟援助政策。另外,安倍還計劃本月末和6月份分別訪問印度和巴西,擬推進“四國聯盟”(G4:德國、印度、巴西、日本)攜手進軍常任理事國的方案。日本外務省還計劃今年邀請60個國家的常駐聯合國代表訪問日本等,加強游說力度。

  安倍熱衷於進軍常任理事國,旨在自己的招牌政策——積極和平主義得到國際社會認可。日本承擔的聯合國會費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日本便打著“會費第二大國”的旗號,從1993年開始推進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也是安倍晉三的第二次挑戰。他在第一次執政時期的2006至2007年間,推動日本進軍常任理事國,但未能得到國際社會呼應,以失敗告終。

  2015年將迎來聯合國成立70周年,安倍以此為契機提議聯合國改革。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成員國由51個國家增至193個國家,增加三倍。然而常任理事國仍維持二戰的主要戰勝國——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等五個國家組成的體制,從而不斷有國家指出無法正確反映變化的國際局勢。

  各國對安理會改革意見分歧嚴重

  聯合國1993年就成立了“安理會改革工作組”,著手討論安理會改革,但由於各國意見分歧嚴重,20多年來未取得任何結果。

  目前,聯合國成員國根據意見不同大體分為4個集團。最積極討論改革的四國集團(G4)的意見是,常任理事國數量至少要增加到10個以上。而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巴基斯坦和韓國等中堅國家組成的“咖啡俱樂部”則認為要擴大非常任理事國數量,而非“增常”。該集團以前經常邊喝咖啡邊協商,名字本身就體現出這是個鬆散的非正式組織。其共同點是,與G4相鄰,時刻警惕著G4擴大影響力。“咖啡俱樂部”曾於2011年5月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會議,當時有120個國家出席,勢力不可小覷。

  兩個集團都在努力爭取具有53個成員國的非洲聯盟(AU,簡稱“非盟”)的支持。但非盟成員國2005年在斯威士蘭恩祖韋尼通過“保障非洲擁有兩個常任理事國席位和5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協議案後,便開始自行其道。五個常任理事國對日本“入常”的意見不一致,美國贊成而中國反對等。

  安理會改革案只有占聯合國大會193個成員國三分之二的129個國家贊成和常任理事國全員同意才能通過。聯合國相關人士說,在無法獲得成員國壓倒性支持的情況下,聯合國大會很難通過安理會改革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