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維和部隊實行常態防衛 被贊速度無與倫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6 09:08:44


 
  中國首批赴馬里維和部隊第一批海運物資包括32類共240餘項裝備,去年10月2日在大連港裝載出發,陸海兼程,途經2萬多公里,耗時2個月運抵任務區。不少裝備因顛簸、磕碰造成不同程度損壞。維和部隊抵達當天,巴甫杜拉就到營區查看,發現大量裝備損壞後,皺起了眉頭。

  按照聯合國要求,首次核查要在維和部隊抵達任務區一個月之內進行。此後的23天裡,我維和官兵全力備戰。接裝組長蘇世順將300頁的裝備性能手册和改裝要求熟記於心。出於安全考慮,營區夜間實行燈火管控,排長盧志新就將自己的站崗時間全部移至夜間,白天則馬不停蹄檢修。上士朱傳升不顧38.5度的高燒,頂著烈日調試裝備。

  23天後,除個別損壞嚴重裝備的維修配件尚在海運中,182件因運輸造成不同程度損壞的裝備得到修復。挑剔的巴甫杜拉臨走時舉起大拇指:“中國軍人的工作標準和速度無與倫比!” 

  “只要有中國軍人,我就感到安全” 

  2013年12月13日,為了加快防衛設施建設,一名機械手貪黑作業挖掘壕溝,不小心將一根自來水管挖斷。轟隆的發動機聲和昏暗的燈光,讓他沒有注意到水流已經噴出,就將鈎機開回營區。維和部隊炊事班靠近營區圍墻,炊事員韋軍軍打掃衛生時聽到異響,迅速跑到墻外,發現一米深的壕溝底部,已經形成水坑,水流依然往外湧。韋軍軍腦海裡突然回想起維和集訓時專家曾反覆提到:珍惜水資源是當地一個重要的風俗民情。用對講機報告完情況後,韋軍軍便縱身跳進壕溝,頂著強大的水壓,用力將水管對折,這才止住水流。

  2013年12月21日,90歲的老村長杜黑帶著村民,滿臉怒氣地衝到中國維和營門質問正在警戒的下士馬招:你們為何而來?你們荷槍實彈,會不會傷害到村民?雖然只有19歲,但半年多的思想和能力準備,讓馬招應對沉著。他迅速將情況上報,同時,為防止村民衝撞營區,命令副哨立即封鎖營門。隨後,他用集訓時學習的法語,向村民解釋道:我們是為和平而來,中國和馬里是世代友好的朋友。漸漸地,他穩住了村民的情緒,將他們勸回了家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