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首設北上升大學助學金 資助尖子讀境外大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6 09:44:34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特首梁振英公布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教育政策全面涉及大、中、小學、幼稚園以至特殊教育各範疇。

  據大公網報道,新增教育開支達十數億,以大專界著墨最多。其中五大措施可望額外提供2120個資助名額予本港學生升讀本地及境外大學,最大突破是首度設立助學金鼓勵港生北上升大學,名額不限。

  一如傳媒報道,新出爐《施政報告》提出,2015/16學年起政府逐步增加1000個副學士銜接資助大學三年級學額,到2018/19學年每年將有5000名成績優秀的副學位畢業生可升讀資助大學,估計每年開支達4億。

  增1000個副學士銜接額

  對此,城市大學城大專業進修學院中國商業管理副學士廖同學表示,一千個銜接學位對於每年成千上萬的副學士畢業生未必夠,“最根本應該增加大學一年級資助學額。”關注副學位大聯盟召集人馮偉華批評,政府增加銜接學額的步伐太慢,而自資課程質素參差,副學士畢業後升讀自資學士,畢業時可能債台高築。

  不過,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主席雷添良表示,《施政報告》的措施為副學位畢業生提供更多升學機會,自資專上界亦可增加為離校生提供的資助學額。教資會主席鄭維新認為,有關建議能加強自資與公立界別,以及副學位與學位課程的流動。

  為配合本港人力需求,政府計劃每年資助最多1000名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最快2015/16年起試行三年。消息人士透露,指定課程可以是護理等人才需求較殷切的課程,資助金額視乎行業而定,修讀年期起碼四年,估計涉及超過9億元,待當局咨詢持份者後落實。開辦自資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的東華學院表示,資助學生入讀指定自資院校課程可幫助更多青年走上專業發展的道路。

  資助尖子讀境外大學

  政府於去年《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4.8億元設獎學金,資助尖子到外地修讀英語及幼兒教育課程,因學界抨擊而作罷。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尖子獎學金重新包裝,提出於2015/16年設立新獎學金,每年最多資助100名尖子升讀境外知名大學,每年資助額最多25萬元,清貧學生每年可另獲不超過20萬元補助金。消息人士稱,政府原則上鼓勵學生入讀香港院校未有或境外大學特別優秀的學科,期望受惠者學成貢獻香港,但不會硬性規定他們畢業後必須回港工作。

  政府又計劃於2015/16年成立一個一億元的獎學金,以全額資助模式鼓勵大學及專上院校每年取錄約20名在體育、藝術、社會服務等方面成就卓越的本地學生。

  內地升學方面,政府擬參考中學生資助模式,讓透過“內地部分高等院校免試招生計劃”的港生可於修業期內獲每年全額15000元或半額7500元補助金,名額不限,推行三屆後再檢討成效。上述五項措施可望額外提供2120個資助名額予香港學生在本地及境外升讀學位課程,並為到內地升學的學生提供經濟援助。

  每年全額補助15000元

  青年新世界活動統籌蔡浩麟稱,上限1.5萬元的內地升學資助能涵蓋大部分升學費用,可鼓勵更多學生選擇內地升學。香島中學校長羅永祥稱,教育局應同時考慮資助以聯招等途徑往內地升學的學生。

  廠商會去年設立的“勉力助學金計劃”令近百名北上升學的港生受惠,該會歡迎政府資助港生北上升大學,認為此舉可以增加清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亦有助於擴闊本地青年視野,推動香港與內地教育和文化交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