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加快推進社會信用建設信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6 11:43:40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築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會議原則通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

  新華社報道,信用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前提和基礎,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分析人士認為,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將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規範市場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強經濟社會活動的可預期性和效率,也有利於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

  “當前,惡意拖欠和逃廢銀行債務、逃騙偷稅、商業欺詐、制假售假、非法集資等現象屢禁不止,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對於打擊失信行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穩定和發展,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保護群眾權益,推進政府更好地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認為。

  據介紹,西方發達國家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建立了信用管理體系,形成了信用環境與信用秩序,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社會信用體系的完善與否已成為市場經濟成熟與否的顯著標誌。

  在中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剛剛起步。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時代對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提出了緊迫要求。正是基於當前實際狀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正式出台。對此業內人士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誠信國際研究部副總經理張英傑認為,規劃綱要是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的頂層設計,在當前社會信用普遍缺失的情況下,規劃綱要的出台十分必要和及時,體現了中央對當前經濟社會運行中不誠信現象的重視。

  “從加強基礎到用好社會力量,再到加強立法,規劃綱要對如何構建社會信用體系進行了全面部署,釋放出了強有力的政策信號,喚起人們對秩序、規則和信用的敬畏,對重新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張英傑表示。

  根據綱要,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將完善獎懲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使失信受懲的教訓成為一生的“警鐘”。對此張英傑認為,這將使全社會認識到,一旦失信就要受到嚴重懲罰,必將消除失信者的僥倖心理,尊重誠信者將得到正向激勵,有利於降低社會交易成本。

  專家指出,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既需要有統一的框架規劃,也需要尊重不同區域和群體的特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