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發改委專家:多數城市不願戶籍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9 10:26:43


在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左二)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左三)、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倪陽(左四)為中國城鎮化“把脈”。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應該告別犧牲農村成就城市的局面,應該重新認識農村對於中國的價值與意義。昨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低碳論壇———“中國新型城鎮化之路”在中山大學舉行,這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連續第四年舉辦低碳論壇。

  過去30年,一面是經濟的急速騰飛,一面是中國農村原有肌理不斷被破壞,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去年底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些官方話語無不表明,城鎮化是中國新一輪改革的關鍵詞。

  昨日,匈牙利國會副主席烏伊海伊·伊什特萬先生出席了論壇並做主旨演講。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南都全媒體黨委會書記黃常開,南方都市報總編輯任天陽出席了論壇。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毅,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楊保軍等官員學者參加論壇為中國城鎮化“把脈”。

  重新認識鄉村的價值、不應該將城市的發展系統或者國外的發展模式“生硬”搬到中國農村、將宗族祠堂廟宇的理事會組織變成NGO助力治理農村社會、考核城鎮化不能只看城鎮化率不看城鎮化質量,與會嘉賓在論壇上開出應對中國城鎮化困局的各種“藥方”。

  論壇上,烏伊海伊·伊什特萬表示,得知中國計劃未來五年斥資5萬億歐元發展城鎮化,讓他“頗為驚嘆”,因為這相當於匈牙利GDP的50倍。烏伊海伊·伊什特萬認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和諧健康,綠色環保的理念不可或缺。

  昨日,南方都市報和氣候組織在論壇上聯合發布了《建築垃圾資源再利用》報告,聚焦建築垃圾資源再利用,在新一輪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如何實現從數量型增長到質量型提升。

  本屆低碳論壇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由氣候組織和城市中國網協辦,由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給予了特別支持,官方網站是凱迪網絡:http://ditan.kdnet.net/。

  李鐵:重切利益蛋糕 戶籍改革受阻

  認為中國城鎮化30年走完上百年的路,必定面臨各種矛盾、利益挑戰

  許多國家需要經歷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才能完成城鎮化轉型,中國在短短30年內卻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世界城鎮化歷史中,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回避開這麼多人口進入城市會出現的貧民現象,而這些貧民現象必將在城市形態中體現”,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昨日在論壇上如是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