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中合作的“索契內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0 08:44:53


2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美國《僑報》2月8日載文《俄中合作的“索契內涵”》,摘要如下:

  在歐美多國領導人拒絕出席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亮相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開幕式,讓東道國總統普京不顯得過於“孤單”,中俄戰略合作內容之豐富並得以凸顯。這是中國元首首次出國參加大型體育活動開幕式,習近平將這一禮遇給了俄羅斯,當然是因為兩國關係極具重要性。
 
  二戰後的雅爾塔體制雖經歷了蘇聯解體這一重大地緣事件,但基本結構未有大的改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仍從東西南三面包圍著以中國、俄羅斯和諸多亞歐大陸核心地區國家為主要地緣力量的“大陸島”。單從該結構看,中俄攜手抵禦西方壓力是極為自然的選擇。兩國都難以忍受同時在兩條戰線上受壓,因此都須相互為對方構成穩定後方。此外,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俄攜手後可從外交、法律和輿論上對諸多地緣熱點施加控制和影響。
 
  當然,兩國經濟結構的互補也為合作帶來了諸多實惠。俄有能源缺資金,中國“不差錢”缺能源,兩國還有對方急需之技術。眼下兩國800多億美元的貿易額大多集中於能源和技術領域的大宗合同中。
 
  兩國當下深入合作的態勢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蘇聯強盛之時中國在美、蘇兩強之間擺動的歷史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得不說,今昔對應的國際地緣格局雖異曲同工,蘇俄勢力的升降卻直接決定著中國在地緣戰線上的不同的方向性選擇。隨著蘇聯解體,中俄及西方這組三角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俄勢力後退讓其必須與中國攜手,中美的“修昔底德”陷阱,則讓中國必須與俄擁抱。經過冷戰後20多年的發展,俄羅斯國力衰弱狀況改觀不大,“中國-西方”漸成地緣對抗主軸,而俄羅斯則成了擺蕩國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