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記者追問習馬會 馬曉光:我只是發言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2 00:51:31


國台辦新聞局局長、發言人馬曉光(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南京2月12日電(記者 黃博寧 林艷)備受兩岸以及世界媒體關注的“張王會”昨天下午2兩點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5分鐘媒體開放致辭過後,閉門會談開始。在台灣方面的新聞發佈會結束後,傍晚六時許,國台辦新聞局局長馬曉光出席並主持大陸方面的新聞發佈會。

  陸方新聞發佈會開始前,台灣陸委會主任王郁琦的新聞發佈會超時。原定6點結束的新聞發佈會延後了3分鐘結束。休息片刻後,工作人員將國台辦新聞局局長兼發言人馬曉光的名牌擺出。有台灣媒體開玩笑,這是節後國台辦第一場新聞發佈會的“提前上演”。約6點10分,發佈會開始。

  馬曉光用近10分鐘時間,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閉門會議的情況,包括兩岸互設常駐機構、人道探視權、台灣在大陸以及大陸在台灣就讀學生的社會保險等各方關心的問題,並接受記者提問。提問環節由國台辦新聞處處長安峰山主持。

  由於歡迎晚宴在晚上六點半舉行。因此,陸方記者招待會時間較緊,記者有約10分鐘左右的時間。
 
  儘管在台方的記者會中,王郁琦已經明確表示“習馬會”確實“不在討論範圍內”、“(會感到遺憾嗎)不會?”“沒有談(習馬會)”,記者們仍然繼續就此問題詢問馬曉光。

  馬曉光表示自己“只是發言人”,相關問題需要“留給更權威的人士來回答”。

  當台灣記者將“習馬會”變種為“本次會面會否促成APEC會面”時,馬曉光表示,“有第一步,就有第二步”、“從兩岸關係長期發展來看,這個機制是開放的。”也許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中評社記者問及,“沒有簽署協議,是否有些遺憾?”,馬曉光表示,“會談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在回答經濟合作的問題時,馬曉光強調將繼續在兩會機制下協商ECFA後續機制;而RCEP則需要雙方就“相銜接的示範方式和可用途徑”達成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