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丁仁方:“張王會”這扇窗需要開更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3 00:43:28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丁仁方表示,“王張會”讓大陸對台灣體制的承認,開了一扇小窗。(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南2月13日電(記者 趙家麟)“張王會”在南京登場,海內外高度關注。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丁仁方12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張王會”的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但形式卻有不可取代的實質效果。

  丁仁方表示,“張王會”基本上並沒達什麼太多具體的結論,包括人道探視的制度化往來等,充其量只能是一個開端,但卻有其宣示意義,而且一定走得下去,因為兩岸雙方都有必須往前邁進的壓力。

  “張王會”見面、職銜稱謂、致詞內容與會談議題,事前都經由沙盤推演。綜觀此次的會晤,形式大於實質,在於“張王會”等於大陸對台灣體制上的承諾,開了一扇小窗,也因此才有陸委會的出現。

  “ 這扇窗需要繼續擴大!”丁仁方指出,“一個中國框架”與“一個中國”要接軌,大陸就必須包容台灣的體制,如果不包容台灣的體制,“一中框架”就還是“一中”,沒有不同。“張王會”是包容台灣體制的開始。

  他認為,未來,在不談到主權的情況下,大陸對台灣政府體制的更大包容性,是可以期待的方向,這也符合多數台灣人民的共同想法。
  
  “張王會”登場,綠營也罕見給予正面評價,包括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分別對“互稱官銜就是一種進步”、“這樣的大方向是對的”。丁仁方表示,從這一點看,台灣是有共識的,即對體制的共識。綠營的反應將會是“張王會”後,大陸深度檢討評估的重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