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了解台灣歷史,了解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辛勤耕耘的人民,他在談話中讚揚了台灣同胞崇敬祖先、愛土愛鄉、淳樸率真、勤奮打拼的性格和精神。習總書記指出:“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台灣,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正是“根植於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扎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
台灣人民在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下,英勇抗爭,不屈不撓,頑強堅守中華民族屬性,頑強保持中華文化情感。習總書記高度評價了台灣人民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台灣同胞特殊的歷史遭遇、歷史傷痛、歷史悲情以及強烈的當家作主“出頭天”意識,習總書記有感同身受的深切體認。台灣同胞珍視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習總書記能夠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給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習總書記的談話站在中華民族榮辱興衰的高度,具有宏大的歷史視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懷。他指出,台灣同胞的歷史傷痛,是中華兒女心頭共同的創傷。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近代以來的歷史風雲充分證明,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因此,兩岸同胞要用親情撫平創傷、化解心結,把民族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共同開創美好未來。
“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力量。
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惠及兩岸同胞。習總書記指出:“事實證明,這是一條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走向民族復興、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兩岸同胞都要珍惜、維護這一良好局面,順勢而為,齊心協力,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使之成為不可阻擋、無法逆轉的歷史潮流。
怎樣才能確保兩岸關係不會逆轉、不會倒退,確保和平發展成果不會得而複失?關鍵在於兩岸雙方要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基礎,深化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習總書記形象地把共同基礎比喻為“兩岸關係之錨”,“錨定了,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這就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築牢基礎,擴大成果,堅定不移地走兩岸和平發展道路,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由開創階段進入到鞏固深化階段,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已經無法回避,需要兩岸雙方勇於面對難題,積極尋求破解之道。對此,習總書記表示,我們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有什麼想法都可以交流,只要談著就有希望。對於兩岸存在的差異和分歧,可以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求同存異、逐步化解。習總書記說:“一時不易解決,這也不要緊,我們共同努力解決。”他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兩岸中國人有智慧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來。習總書記這一席談話,展現了中共新一代領導人的務實精神和包容胸懷。
習總書記熱切呼籲兩岸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中國幾代人的夢想,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夢想。習總書記表示:“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眾人拾柴火焰高,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匯集智慧和力量,共同參與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共同開創屬於中國人的美好未來。
馬年開春時節,習總書記代表中共新一代領導集體,向廣大台灣同胞重申莊嚴承諾:“只要是有利於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辦好。”“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習總書記的談話,充滿親情、溫情、真情,如春風雨露,滋潤人心,是做台灣人民工作、爭取台灣民心的典範。
(來源:中國台灣網 作者︰汪舟,台盟北京市委副主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