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孟學農談兩次去職:個人升遷看太重才會遺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5 09:56:01


 

  此外,全國政協社法委還將關注道路交通法的修訂、農民工工傷維權等問題。孟學農說,這些舉措是保障人權、以人為本的體現,“每一個生命都是無價之寶”。

   “幹什麼吆喝什麼”,孟學農笑道,自己現在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用法律思維來考慮工作,推動依法治國。中國在法治方面不能妄自菲薄,但也要強調共性,強調對公權力的制約。政府“法律授權才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中國離法治社會還有多遠?“我們用30年就立了240部法,濃縮了國外上百年的歷程,任何事都有一個過程,不能急躁,不能急功近利”,孟學農說,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比如治理霧霾,不能“戴著口罩放爆竹”,一邊埋怨一邊自己還在製造。

  配套法規讓改革“於法有據”

  孟學農表示,推動法治建設,一定要立足於怎麼執行好。有的法律還是“睡眠法”,多年沒執行,各個部門推諉扯皮,有利益的大家爭,沒利益的大家推。

  孟學農說,現在執法往往是集中式、運動式的,哪個領導一批示,大家鋪天蓋地地幹。執法也要潤物無聲、細水長流,才能養成公民遵紀守法的素養。

  孟學農表示,政協要監督法規規章的配套和完善,確立時間表,要跟上改革的進度,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讓改革“於法有據”。可以充分利用修正案和法律的解釋權,把法律穩定性和現實性很好地結合起來,“程序上跟法律有抵觸的,該修改的修改,該解釋的解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