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球時報:馬航事件或是南海反恐合作起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15:51:28


  馬來西亞航空失聯班機至今仍音訊全無,引起多方密切關注。由於機上有154名中國乘客,此事件也在中國產生很大回響。

  在這時就揣摩事件的肇因,為時過早。但根據馬國有關方面消息,該航班上至少4名乘客身份存疑,其中兩位乘客的護照被盜用。這未免讓人聯想恐怖主義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美國聯邦調查局已派遣特工和技術專家赴馬協助調查。這次班機目的地是北京,機上多是中國乘客,中國亦應派出反恐和安全專家,立即參與事件調查。

  以恐怖主義行為來達到政治目的,蓄意傷害無辜百姓,無論其實踐者打著怎麼“神聖”的旗號,抱著如何“崇高”的出發點,肯定是人神共憤。美國的“9·11”慘劇大家耳熟能詳,而去年年底俄羅斯沃戈格勒大爆炸也幾乎震撼了過後的索契冬奧會。在本地區,上周昆明火車站暴恐襲擊,還有印尼多次和爆炸案,也更加深了各國當局反恐的決心。

  無論這次失聯班機事件是否真有恐怖襲擊,在地區開展反恐合作都不可避免。中俄在上海合作組織的框架下具有各個層面的反恐合作機制,包括信息互通、聯合演習等。在國際恐怖主義日益猖獗的大環境下,中國與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鄰近國家,也應促成類似的反恐合作機制,可以由信息互通開始做起,成效加深後再提升合作層次。

  另外,這起事件曝光後,包括中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鄰近國家都拋開歧見,把時僵時弛的南海領土領海爭端暫時擺去一旁,紛紛派出艦船、飛機、救援隊等到相關海域通力合作,搜索失聯航機及乘客。

  坦白說,南海的各項主權爭端,短期內幾乎肯定不能完善解決。而“擱置爭議”理念雖好,也在近30年獲得如馬來西亞等南海主權聲索國的積極響應,但豐富資源的強大誘惑也令另一些聲索國蠢蠢欲動,有意無意地破壞了一些既有的默契。而人道救援卻是一件南海各方都能接受,也會積極參與的事項。

  所以,中國在這方面應採取更積極行動,在參與《南中國海行為準則》制定的同時,與南海各方共同構建包括人道救援、緝私緝毒、打擊海盜等的有效機制,讓各方在以後類似合作中建立互信,“擱置爭議”也會由理念逐漸演變成現實,大家距離“共同開發、互惠互利”的目標也就更近了。希望這次悲傷事件成為本區域擱置爭議、合作反恐的一個正面契機。

  馬航因過去發生類似重大事件的次數不多,所以在本次危機處理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我們也期待馬航乃至馬國政府與人民,竭盡心力及早給機組成員和乘客的親友們一個明確交代。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胡逸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