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克里米亞:當普京重演蹊田奪牛一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 10:05:08


 
  美國在克里米亞“公投”決定出台後,加強了和波蘭的軍事訓練合作,並派遣戰鬥機在波羅的海三國東部邊界巡邏,儘管奧巴馬仍然強調“不希望升級克里米亞危機”,但事實上這已經是“危機升級”的切入模式啟動。

  最初幾日,德國是美歐盟國中最不主張制裁俄羅斯的國家,歐盟能源專員、德國人歐廷格更明確表示,不希望烏克蘭危機損害俄歐間經濟合作,尤其是在建的、不經過烏克蘭的俄歐天然氣輸送管道,但3月1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罕見地和英國首相卡梅倫聯手向普京施壓,並由默克爾明確表示“任何克里米亞單方面發起的公投都是非法的,是不可能被國際社會所認可的”。

  近日來,歐美各國領導人間相互頻繁交換意見,並和其它重要國家領導人積極溝通,如奧巴馬、默克爾就先後和習近平主席通話,一旦普京和俄政府走出“斷然一步”,後果恐正如美國前駐俄羅斯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所言,將令俄羅斯在今後幾年甚至幾十年裡被世界孤立,“甚至中國也不會支持他們,沒有人會認為這種行為是合法的”——道理很簡單,容忍一個國家的一部分領土通過公決併入另一個國家,這樣的先例是任何一個安理會重要成員國所不敢開的,誰都害怕此例一開,引火燒身。

  這樣的孤立和製裁,對歐美、尤其歐盟而言並不十分好受(至少在能源方面對許多歐盟國家如此),但更不好受的是俄羅斯。近年來俄羅斯經濟已蛻變為嚴重依賴國際市場的資源輸出型,不論維持或轉型,都仰賴國際市場和外國資本的投入,更要命的,是俄羅斯金融體系早已國際化,正因如此普京上台後才不惜工本改善國際形象,試圖吸引外資回流,為了一個實際上一直在掌握中的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的虛名,付出如此重大代價,實在有些劃不來。

  進又不能進,退又不能退,普京近日的表現,顯得有些微妙:一方面,他授意俄羅斯官方輿論全面開火,試圖爭回主動權,但近乎“小尼姑的頭和尚摸得我憑啥摸不得”的辯術,在一天近似一天的公投大關面前實在蒼白得很;另一方面,他在繼續“秀強硬”的同時,也悄然放軟了些許姿態,據卡梅倫辦公室透露,在和英、德兩國總理通話時,普京同意“找到外交解決危機的途徑”,並承認“一個穩定的烏克蘭符合各方利益”。英國方面還稱,普京願意就成立聯絡小組、安排俄烏直接會談展開討論。

  或許,如某些分析家所言,此刻國際社會應該好好想想,如何給普京和俄羅斯搭一個“體面退半步”的台階,讓一切回到“盡在不言中”的朦朧,而非總在目前這種危險的、“非此即彼”的“冷戰臨界狀態”下彼此繃著。

  (來源:南華早報 作者:陶短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