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快評:台灣的安全被美國捆綁 無法動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4 00:04:23


  中評社快評/上海東亞研究所區域安全研究室副主任李惟錚助理研究員在《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淺析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機遇與挑戰》,作者認為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符合台灣的戰略利益。 

  作者指出,該機制的建立,一方面有助於降低兩岸軍事敵意,增加軍事活動透明度,減少因誤判而產生衝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降低因兩岸對峙而投入的軍事預算,台灣可減少甚至終止對美軍購,避免因高額軍費而拖累台灣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此外,2014年台灣開始轉型“募兵制”後,駐守東、南沙的義務役兵力將陸續退伍,在招募不到志願役士兵接替的情況下,台灣在東沙、南沙有可能陷入“無兵可守”之窘境。在地區島嶼爭奪愈演愈烈的情勢下,台方欲單獨維護南海“主權”,“恐怕會越來越吃力”。“在藍、綠陣營都有保護太平島決心的前提下,若能在南海地區先行與大陸嘗試‘軍事互信機制’,則民眾對當局宣示南海‘主權’應該更具信心。”

  我們認為,這樣子的思路很重要,即是也要從對方的利益來作思考。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對大陸有好處,對台灣沒有好處,那麼是難於成立的。

  台灣方面對上述有利之處是否清楚,我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台灣不會一點感覺都找不到。

  不過,目前台灣的安全被美國捆綁,美國其實是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構建的最大阻力。美國現在擔心的是:一,兩岸軍事關係正常化不利於美國戰略安全的維護。二,台灣如果停止購買美國的武器,將是美國軍火商巨大的損失。三,台灣軍事安全是美國軍事圍堵中國大陸的重要一環。

  所以,台灣在反復衡量之下,深知全身上下沒有一處是可以自由活動的,無法動彈,於是選擇了寧可拒絕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構建,也不得罪美國人的策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