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西方為何指責中方外交咄咄逼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8 10:02:52


資料圖:聯合國大會上的中方代表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今年2月烏克蘭事件急轉直下,兩派衝突愈演愈烈,吸引了中國網民的關注,一些網民在為普京總統果斷反擊叫好的同時,開始指責中國外交軟,甚至又傳出給外交部發言人寄鈣片的說法。

  《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外交真的缺鈣嗎?不。首先,將當今中俄處境類比是對冷戰後國際環境的誤讀,而指責中國外交軟弱更是嚴重的輿論誤導。如果不予澄清,讓這種無端指責占領輿論陣地,則會給外交決策帶來嚴重制約。

  應該看到,烏克蘭脫離蘇聯後一直處在東傾還是西傾的糾結之中。烏克蘭反對派與亞努科維奇總統在2月16日達成協議本能給這兩派帶來合作共治的希望。但反對派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支持下違背協議,單方面掌權,並逼走民選的亞努科維奇總統。在此背景下,應該認識到,普京的行動是對烏反對派在西方支持下違背協議的反擊。

  把視野再放大些,就可看到如下一副情景:上世紀90年代初冷戰結束,華約和蘇聯相繼解體。偌大一個超級大國勢力範圍喪失殆盡,疆土也縮身至現今的俄羅斯。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趁虛而入,將前華約成員國和蘇聯加盟共和國一個接一個地納入歐盟和北約,北約和歐盟一起東擴,直逼至俄羅斯家門口。

  俄羅斯已無路可退,不得不背水一戰,在烏克蘭劃了一條紅線,要西方東擴止步。從這個視角看,普京的行動形式上是進攻,實質上是自衛,是困境中抓住機遇的自保。

  如果硬要把俄羅斯的處境套在中國身上,應是如此局面:日本占領東北,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地區在西方挑動和支持下脫離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西傾……顯然沒人認為這是今天的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