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什麼馬航失聯客機無一人打電話或發微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9 10:21:01


 
  9·11襲擊之後,為了給地面特定區域提供更好、更集中的覆蓋,人們改進了基站的設計。劉堅能還說,但這也意味著,撥打電話者不太可能身處的地方——比如正上方——分配到的信號強度有所減弱。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無線通訊專家林皇興(Lam Wong-hing)說,手機的發射功率不超過1瓦,而基站的發射功率通常為20瓦,有時甚至更高。他說,由此可知,即使手機在高空顯示有信號,它可能也無法發出足以建立連接的信號。

  飛機上的金屬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削弱手機信號。林皇興博士表示,如果乘客對著能夠看到手機信號塔的塑料窗戶撥打電話,在相當高的海拔接通電話也是可能的,因為塑料幾乎不會阻礙手機信號。

  很多飛機都帶有衛星電話,這架馬航飛機的商務艙也配有此類電話。明顯改變航線之後,飛機在將近七個小時的時間裡繼續發送衛星脈衝信號。

  然而,衛星電話是機載娛樂系統的一部分。一名通訊專家表示,如果有人蓄意改變航線,並且關閉了應答器和其他通訊設備,那這個人多半也關閉了機載娛樂系統,如此一來,乘客們就無法通過地圖得知自己正朝著錯誤的方向飛行。這名專家堅持要求匿名,因為他沒有獲得對新聞媒體發言的授權。

  上述專家表示,如果娛樂系統被關閉,衛星電話也無法工作。

  中國的新聞媒體曾報道,有人給失聯航班上的乘客打了手機,並且聽到了鈴聲,有些人撥打的時間是在航班失聯幾天之後。通訊專家已經表示,這無法證明手機仍在使用中,原因是當國際電話系統搜尋並試圖連通電話時,或許能聽到鈴聲。

  尚無報告稱機上乘客或乘務人員的手機有人應答。

  調查人員不知道飛機上是否有人曾嘗試撥打電話。飛行員們表示,推測之一是,有人可能在飛機轉變航向並飈升到極高的高度時,故意給機艙減了壓,這會使乘客和空乘人員迅速失去知覺。改變飛機航向的人還可能阻止氧氣面罩的彈出。

  香港大學醫學副教授何重文博士(James Ho)表示,人如果身處4.5萬英尺(13725米)高的室外,可能會在幾分鐘內死亡。但他表示,如果沒有減壓速度的相關信息,很難預測醫學後果。

  飛行員使用的一張表格顯示了人在沒有氧氣補充的條件下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有效意識時間”。該表格顯示,在4.5萬英尺的高度,這個時間僅為9至15秒,而在2.2萬英尺的高度,時間為5至10分鐘。

  移動電話服務在中國西部及哈薩克斯坦東部的廣闊區域廣泛普及,由此引發了一個疑問,也就是說,如果飛機沒有在印度洋裡飛到燃料耗盡,而是向北飛行並安全著陸,飛機上為什麼沒人嘗試撥打電話。

  如果飛機確實安全地降落在了某地,乘客和空乘人員依然健康,控制飛機的人還會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設法為200多人提供食物、水和栖身之所。
 
  (來源:紐約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