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部分中國食品在德超市“隱姓埋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09:37:33


德國市場上酸奶的配料往往來自中國。圖為顧客在德國一家超市選購奶制品。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德國《世界報》3月18日載文《中國食品被硬塞給中國人》,摘要如下:

  農藥、重金屬、轉基因飼料——來自中國的食品在安全檢查中往往不過關。但消費者大多並不知道他們的食物來自中國。

  人們在科隆或柏林的平價商店的冷櫃中尋找魚條、魚排或一袋炸魚加薯片時買到的大多是阿拉斯加鱈魚製品。
 
  包裝上標注著這些魚肉在最終抵達冷櫃前途經的各站。但多數時候缺少了其中重要的一站:中國。漢堡漁業信息中心主任馬蒂亞斯•凱勒說:“如果您是在平價商店購買魚條或冷凍魚排,那麼可以認為未加工的魚是在中國解凍、加工、再冷凍後運往其他地區的。”

  德國的冷凍魚肉大多在中國加工。據稱,在德國銷售的阿拉斯加鱈魚中有三分之二是從中國進口的。
 
  大多數消費者並不知道,中國產品在德國已司空見慣。除魚蝦外,果醬、酸奶、果汁或巧克力的配料也常常來自中國。
 
  不過,德國食品工業對此三緘其口——或許也因為來自中國的產品一再因轉基因飼料、農藥或重金屬殘留而引發關注。幾年來,因食品受污染或含有被禁成分而引起歐盟檢查員注意次數最多的原產國就是中國。
 
  歐盟對此作出反應,禁止了一些問題尤其嚴重的產品的進口,包括新鮮禽類產品和轉基因大米產品。這最終導致進口量減少。外貿統計顯示,2013年德國從中國進口的食品量下降了大約6%。
 
  儘管如此,在涉及不合格進口食品的統計中,中國仍遙遙領先。2013年,歐盟的一個食品安全部門向全歐盟範圍的快速預警系統報告不合格中國進口品(包括食品、飼料和食品接觸材料)共計435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