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德國倒戈 歐洲對俄制裁受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7 09:50:54


  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親俄武裝勢力占領烏克蘭東部邊境地區的主要政府大樓後,烏克蘭軍隊15日開始全面打擊,將烏克蘭推向內戰邊緣。這是烏克蘭軍隊向占領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勢力發出最後通牒後首次採取軍事行動。

  由於軍事緊張局勢升級,俄羅斯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逐漸增大。西方國家開始積極討論對策,但很難縮小內部分歧。

  歐盟(EU)28個成員國外長14日在盧森堡舉行緊急會議,而只是確立了進一步制裁俄羅斯的原則性立場,未能確定具體時間。英國、波蘭、荷蘭主張擴大資產凍結對象,進一步向俄羅斯施加壓力,而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則未表明立場。

  英國《金融時報》15日報道指出,西方國家發生內訌。據分析,尤其是在烏克蘭危機發生初期態度強硬的德國現在改變立場走柔和路線,導致西方國家建立的對俄戰線發生嚴重分裂。

  去年11月發生烏克蘭危機時,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京,呼籲不要干涉烏克蘭內政。甚至有分析稱,當時局勢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很相似,泛日耳曼民族和泛斯拉夫民族爭奪歐洲霸權。

  去年12月中旬德國左右派政黨聯合執政成為了德國“變心”的契機。曾任社民黨黨團領袖的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被提拔為外長。施泰因邁爾帶頭支持社民黨外交政策的根基——“東方政策(Ostpolitik)”。

  “東方政策”是前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20世紀70年代推進的外交政策,旨在恢復與東德、俄羅斯等東歐共產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美國外交專門雜誌《外交事務》報道說,施泰因邁爾正在重新對俄羅斯推行柔和的“東方政策”。

  雖然美國、英國等國希望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但施泰因邁爾說,現在看來北約沒有必要“東進”,以消除俄羅斯的疑慮。

  德國國內的親俄情緒也對外交政策產生了一定影響。德國在二戰時期欠下俄羅斯人情。將納粹分子趕出柏林的主要功臣就是俄羅斯軍隊。在反納粹戰爭中死亡的俄羅斯人約達2600萬人。德國左翼黨議員簡-範-阿肯表示:“俄羅斯軍隊被視為在納粹統治下拯救德國和柏林的解放軍。”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說:“有很多德國人屬於親俄派(Russophilia)。”

  德國政界和工商界的親俄勢力也不容小覷。曾任總理的社民黨人士赫爾穆特•施密特就烏克蘭危機表示:“不能將俄羅斯逼得太緊。”同樣曾任前總理的社民黨人士格哈特-施羅德和普京私交甚密。另外,西門子、阿迪達斯、鋼鐵企業蒂森克虜伯等德國知名企業的首席執行官都是親俄派。

  (來源:韓國《朝鮮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