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萬幹部下基層 新疆幹部駐村日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1 00:06:55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瞭望》新聞周刊編者按:陳軒波是新疆自治區工商局的一位幹部,3月初,他離開了日常的工作崗位,下駐阿圖什市松他克鄉阿孜汗村,成為了新疆“20萬幹部下基層活動”中的一員。 

  在阿孜汗村工作生活的一個半月裡,陳軒波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自己不僅適應了當地維吾爾族的習慣、飲食、禮儀,甚至連自拍的照片,都更像維吾爾族了。

  在這40多天裡,陳軒波和他的同事們,走訪了當地百餘戶人家,摸情況、交朋友,他們幫老鄉挖無花果樹、疏通渠溝,他們發揮所長為農民創業、村小改建想辦法、提思路……

  翻看陳軒波的40餘篇駐村日志和百餘張照片,“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變得生動可感,這具體到每一次握手問好,具體到一個饢餅、一碗茶水,具體到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人。這也許是駐村幹部做的一件件實事,是村民們的一張張笑臉,是維吾爾族小朋友用不流利的漢語說出的“叔叔、阿姨好”……這些匯聚起來,就是心的交融,情的互通。

  文/陳軒波

  3月4日

  “這個陣地我們不去誰去”

  2月14日,新疆自治區黨委召開了“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動員大會,決定全疆20萬機關幹部分三年輪換下基層駐村。作為一名年輕幹部,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我都應該第一批下基層。

  動員幹部下基層,是因為目前三期叠加,昆明的“3·01”事件更說明這一點。基層尤其是南疆,缺幹部更缺漢族幹部。這個陣地必須去占領,要從群眾和基層工作中來扭轉,我們不去誰去?公務員吃的就是這碗飯,所以,必須要去。

  最近,每天都能接到不少朋友的電話,說得最多的是安全。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孩子10歲了,用一直攢著的壓歲錢給我買了雙運動鞋,說去南疆走路多。

  3月5日

  把身子沉下來

  乘飛機約3小時,從烏魯木齊來到了南疆的阿圖什市。

  我所駐的阿孜汗村在鬆他克鄉,該鄉約有3.8萬人,全鄉各級幹部近400人,平均每村有幹部35人,這意味著,一名幹部約對應100位村民。自治區黨委真是下了決心,把重心前移,把身子沉下來。

  我們工作組由7個人組成。組長楊建新,今年63歲,三年前退休,精通維吾爾語,下基層是他主動請纓的。7個人裡還有兩位女幹部。在未來的一年中,我們將工作生活在阿孜汗村,一共可休假2次,每次14天。

  阿孜汗村是個城郊村,以農業為主。全村10個組,共638戶,3563人,流動人口261人,2013年人均收入5252元。該村耕地1470畝,人均僅0.4畝。村裡有29名黨員,105名團員;共有11個清真寺,除每個小組都有清真寺外,還有個主麻清真寺,共有11名在職宗教人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