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接受非洲國家媒體聯合採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4 11:32:19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日離京對埃塞俄比亞和非盟總部、尼日利亞、安哥拉、肯尼亞進行正式訪問。行前,李克強接受了非洲國家媒體聯合採訪,並回答了提問。新華社報道聯合採訪內容如下。

  問:您是一位具有國際視野的領導人,聽說您此前曾訪問過許多國家,您對非洲有什麼印象?

  答:2009年,我曾訪問埃及,但還沒有看到非洲的全貌。我讀過一些關於非洲的書,了解到,完整的非洲包括北部阿拉伯地區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地區,這是一塊廣袤、豐饒和神奇的大陸。非洲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文明,這裡有1500多個部族、2000多種語言,被視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這裡有奔騰不息的尼羅河、雄偉壯觀的乞力馬扎羅山、令人震撼的東非大裂穀、聞名世界的馬賽馬拉動物大遷徙;這裡還有質樸的人民、好客的酋長、奔放的音樂、熱情的舞蹈。這是一塊成長的熱土,充滿活力的大陸。我對此訪期待已久。

  本世紀以來,非洲國家重振泛非主義精神,在加快非洲一體化的道路上大步前行。過去十幾年非洲經濟增速居世界前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天的非洲極富發展活力,令人刮目相看。可以說,非洲已成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復甦和一體化的重要新興市場,也是世界多樣性文明寶庫中的突出代表。我對非洲人民的團結奮進精神表示欽佩,對非洲發展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問: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經歷了滄桑變化,中非關係始終牢不可破,不斷向前發展,您認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答:中非關係源遠流長,中非友誼歷久彌新。上世紀50、60年代以來,共同的歷史遭遇讓中國與非洲國家走在一起,相互支持、患難與共的奮鬥歷程締造了深厚的情誼。

  “千金易得,知交難求。”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聯合國;我們也始終為援建坦讚鐵路而感到自豪。2008年汶川地震災區民眾收到的國際捐助中,來自非洲的那一份情誼尤為厚重;在聯合國等多邊機構,為了維護包括非洲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合法權益,中國發出的聲音最為堅定。在中國人民心目中,非洲人民永遠是我們肝膽相照的好兄弟、好朋友、好夥伴。中非關係早已超越地理距離、文化特性和制度差異,做到了以誠相待、以心相交、以和相處,被譽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範。

  中非合作不僅為我們各自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強勁動力,更為提高發展中國家整體地位、促進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願同非洲國家攜手努力,不斷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和平與安全領域合作,提升務實合作水準,加強人文交流,推動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取得更大進展。

  問:聽說這次訪問是您出任中國總理後首次訪問非洲,您此次訪非的目的是什麼,要向非洲人民傳達什麼信息?

  答:這是我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以來,首次踏上非洲這片土地,也是我今年的首次出訪。可以說,此訪是一次傳承之旅、合作之旅、團結之旅。我將重走中非老一輩領導人鋪就的友誼之路,親身感受中非人民之間團結互助的深情厚誼,親眼目睹非洲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生機,親耳聆聽非洲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並非常願意為深化中非關係發展、推動各領域合作做些實事,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此訪期間,我將訪問非洲聯盟總部,並就新時期推動中非關係與合作的思路和主張發表演講;分別同往訪非洲四國的領導人就加強雙邊關係深入交流,同當地社會各界人士進行廣泛接觸;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併發表演講,同與會的非洲國家領導人就推進雙方關係與合作交換意見;還將看望在非洲的華僑、華人和中資機構工作人員。我希望通過這次訪問,進一步深化中非傳統友誼,提升中非務實合作,加強中非團結互助,促進中非共同發展。讓10億非洲人民進一步了解到,13億中國人民始終是他們的真誠朋友和可靠夥伴,中方願同非方一道,把中非友好的接力棒繼續傳遞下去。

  非洲諺語說,“你想走得快,一個人走;你想走得遠,一群人走。”中非歷久彌新的友好情誼和全面合作的良好局面,值得雙方人民倍加珍惜。中國願同非洲各國人民真誠相待、加強團結,通過互利共贏的合作,促進雙方共同發展,推動早日實現各自偉大振興的光榮夢想。

  問:人們都說,中非合作大有可為,未來的機遇在哪裡?中方對推動未來中非合作有何具體舉措?

  答: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都面臨著發展經濟和實現現代化的緊迫任務。進入新世紀以來,中非抓住全球化深入推進的歷史機遇,團結互助、合作共贏,雙方關係發展進入“黃金時期”。中非雙方都從彼此合作中受益良多。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非洲也開啟了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新征程,中非合作迎來大步向前的新契機。此次我將同非洲國家領導人、非盟機構領導人和中非企業界代表一道,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態度,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積極探討中非全面合作的新領域、新途徑、新方式,打造中非合作升級版。

  中非將加大減貧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中國還有1億多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非洲實現千年發展目標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中非都致力於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減貧是雙方合作的亮點。中國願同非洲分享減貧和農業發展經驗,加強中非農業合作,幫助非洲培養農業技術管理人才。通過戰勝貧困,追求可持續發展和更有尊嚴的生活。

  中非將加強產業和金融領域合作,推動非洲工業化和製造業發展。非洲已進入增長的快車道,現代化進程勢不可擋。中國願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非洲內部互聯互通,並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等拉動產業合作,幫助非洲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擴大就業、拉動消費。中方還將創新投融資合作形式,幫助非方解決資金短缺難題。此訪中,中非將簽署公路、鐵路、航空、電力等領域的合作協議。

  中非將加強人力資源和生態環保合作,為非洲長遠發展增添後勁。人力資源是非洲潛力最大的資源。中國願為非洲國家培訓更多各種類型人才,加強針對非洲青年的職業教育,幫助非洲充分持久地釋放人口紅利。民之交在心相通。中方將推出一系列人文交流與合作項目,密切雙方人民往來,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綠色永遠是非洲的本色。中方將與非方密切合作,並提供資金促進非洲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讓“美麗中國”和“美麗非洲”比翼齊飛、相得益彰。

  問:近年來,有媒體報道中非貿易不平衡、中國輸非產品品質不過關、中國企業違反當地勞動法規等情況,如何看待中非合作中出現的這些問題?

  答:隨著中非關係全面快速發展,雙方企業間的合作也遇到“成長的煩惱”,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需要雙方妥善解決。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不回避、不掩飾,願與非洲國家一起坐下來,以相互尊重、務實高效態度,認真協商解決。在此,我願重申,中方將繼續本著真誠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開展對非合作,要求中國企業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對承包工程的品質負責、對商品品質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對當地社會和環境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我也呼籲相關非洲國家加強市場監管和治安措施,依法保護中方在非企業的合法權益及員工的人身安全。

  總體看,中非合作中出現的問題畢竟是少數個案,近年來雙方合作不斷深入發展才是主流和大方向。201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100億美元,是1960年的2000倍,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目前,中國在非企業已超過2500家,為當地創造了10多萬個就業崗位。去年赴非洲的中國遊客超過140萬人次,為當地帶來大量的外匯收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顯示,中非合作對非洲發展的貢獻率已超過20%。非洲發展中的“中國因素”日益凸顯,中非合作給雙方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前景十分廣闊。

  問:如何看待有媒體稱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的說法?

  答:中國與非洲國家是患難與共、共同發展的好兄弟、好夥伴。中方在對非合作中始終堅持平等互利、務實高效、真誠守信,對非援助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幾十年來始終一以貫之,未曾偏離。中非合作為非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主要集中在社會發展和民生領域,目的就是要改善非洲的投資環境和人民生活。大量中方援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學校、醫院、體育場及城市供水、供電系統等,方便了非洲人民的生產生活。為幫助非洲國家輕裝前進,截至2013年底,中方共減免非洲國家債務200億元人民幣。為提高非洲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中方還大力推動中非產業、金融合作,幫助非洲國家建設獨立完備的現代製造業和現代農業體系,不斷夯實合作基礎。中非合作是互為機遇、互利共贏的。

  中國同許多非洲國家都有過遭受外來侵略和殖民、半殖民統治的苦難經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觀念,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內容。所謂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的說法,既不符合中國傳統理念和文明,也不符合中非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事實。不少非洲國家領導人公開講,非洲經歷過殖民主義,知道殖民主義意味著什麼,非洲國家絕不會被這種論調所誤導。我可以鄭重告訴非洲的朋友們,中國絕不會走別國殖民主義的老路,也不允許歷史上的殖民主義行徑在非洲重演。中國願永遠做非洲人民的可靠朋友和忠實夥伴,為非洲建設美好家園作出積極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