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緣分,她們成了好姐妹
2012年12月24日,一幅巨大的知青群像浮雕矗立在郟縣廣闊天地鄉,從此,“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紀念館”成為當地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紀念館的館長叫吳煥霞,出生於1956年。巧合的是,一直生活在板廠村的吳煥霞,在1975年與程虹成了好朋友。
“其實,我1974年就認識她了。那時候我在公社廣播站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她在台上演講,心裡特別佩服。”由於當時板廠村是公社最知名的生產隊,經常有其他生產隊前來學習經驗。那天,吳煥霞第一次見到了演講台上的程虹。從那以後,她心裡便把程虹當成了學習榜樣。
“她文采好,有才華,每次打交道都是一次學習機會。”至今,吳煥霞依舊清晰記得,那次接觸之後,她心裡足足激動了好幾天。
1975年初,吳煥霞被分到了板廠村駐隊。意想不到的是,她不僅與程虹分到了同一個宿舍,還特別有緣,成了床挨床的好室友。
“她是進門第一張床,我是進門第二張。”從那以後,越來越熟悉的兩個人成了宿舍裡最要好的一對姐妹。
“我比她大一歲,可心裡總感覺她像大姐姐”
然而,稍嫌遺憾的是,由於廣播站工作原因,吳煥霞僅在板廠村待了半年多時間。“雖說相處不算長,但這半年來,她經常照顧我。”聊起39年前與程虹相處時的點滴經歷,她想起了一件銘記於心的往事。
那年春天的一天晚上,吳煥霞因身體著涼發起了高燒。半夜時分,當她迷迷糊糊從睡夢中醒來時,程虹和幾名室友正滿頭大汗地用一輛架子車推著她往公社衛生院跑。
“按理說,我比她大一歲。可那時候,心裡總有一種感覺,覺得她像一個大姐姐。”
了解一下
難忘的歷史印記
上世紀50年代,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正轟轟烈烈地展開。那時候,農村有文化的人很少,在當時的郟縣大李莊鄉,32名有文化的貧下中農子弟積極要求到農村工作。1955年,毛澤東了解到郟縣知青工作經驗後批示:“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裡去。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由此掀起了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支邊墾荒的熱潮。
1968年7月15日,大李莊鄉更名為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人民公社。那時,“廣闊天地”的名氣蓋過了郟縣,成為知青們夢寐以求的聖地。
|